郭恭,清朝時期官員,乾隆四十五年舉人,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郭恭所作的《賦得秋池一枝蓮》,和大家一起分享。
生命若飛蓬,有時候,輕輕一陣風,就能讓它飄蕩而無所依靠。然而,或許造物主也知道了這個弱點,所以便又稍作調整,給生命賦予各種強大的信念和意志。生命在附加上此類物質之後,從此就顯得更加五彩繽紛。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切莫說人類自身,更是好像沙灘上的頑童,一一撿拾的那些貝殼,同樣也會形形色色,種類繁多。面對變幻莫測的命運,有的人選擇妥協,得過且過,飄若煙塵;有的人卻義無反顧,走向雖然艱難卻更具挑戰性的人生。
事實必將證明,唯擁有大信念和大毅力之人,才能牢固地把持住為人根本,本分做人,老實做事,絕對不會隨波逐流,最終徹底掌握好屬於自己的命運。
《賦得秋池一枝蓮》
【清】郭恭
秋至皆零落,
凌波獨吐紅。
托根方得所,
未肯即隨風。
這是一首賦得體詩中的詠物詩,所謂「賦得體」,多以前人某一名句詩或成語為題目,然後自抒胸臆,或詠物,或詠史,或假設情景,或錄用題意,式樣繁多。賦得體起始於南北朝時的梁代,鋪陳嫻熟於唐朝,唐人賦得體詩另興於應制詩與試貼詩以外,形式要靈活得多,內容也更為廣泛。但是到了後來,賦得體逐漸成為試貼詩般的存在,變得僵硬呆板,毫無新穎之處,特別是清朝時期,幾乎演化成了「八股詩」,沒落至此,再無詩意可言。
這首《賦得秋池一枝蓮》出自於清朝詩人郭恭,其人無事跡記載流傳下來,這大抵便是小人物的悲哀與渺小,歷史煙雲輕易就將他們淹沒在滾滾時光長河之中,沒有半分聲息。
首句「秋至皆零落」,乾脆利落地把人的情思帶入到肅殺的氛圍之中,深刻體味到秋季的無情與殘酷,還有侵入肺腑的那些徹骨寒意。恰似詩人所寫「自古逢秋多寂寥」一般,文人墨客往往會受到這種悲秋的影響,「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宋玉《九辯》)。
詩人把自己的情感落腳在句尾的」零落「二字上面,以切實的筆觸狀寫眼前景物,道出萬物凋落枯萎的原因正是因為秋天的到來,這種暗含哲理的因果關係,把詩人內心裡不可琢磨的那種淒清孤寂的印象,寄托在具體的事物之上,從而更使人顯得愁緒萬端,百感交集。
正是在這樣神情蕭索的背景下,詩人筆鋒忽然轉向,寫出一句「凌波獨吐紅」。如此落筆似乎顯得突兀,事實上卻恰如其分,極富情致。因為有了上句豐富畫面的極致襯托,才讓我們和詩人當時的感覺一樣,忽然眼前亮堂起來。池塘周邊草木,甚至塘中荷葉,都已經隨著季節的冷意加深,而凋落衰敗起來,這個時候,唯有一枝蓮花依然亭亭玉立在池塘中間,綻放如夜色裡的火焰,孤絕而醒目。
在詩人巧妙安排下,開頭兩句詩描繪出來兩幀形色各異的畫圖,一幅淒涼冷清,一幅紅艷如火,因為現實卻更加逼真。這種前後景物不一致性的強烈對比,愈發顯示出來「秋池一枝蓮」的旺盛生命力。詩人抓住這些來自於生活裡的精彩細節,賦予其多姿多彩的情感,從而才能夠激發與眾不同的藝術靈感。
詩到此處,仍然停留在對事物的外在描繪之上,但也由此才自然而然地誘導出來詩人內在的感悟:「托根方得所,未肯即隨風。」在這個萬物飄零凋落的日子裡,是什麼造就出來這一枝「凌波獨吐紅」的蓮花?原來,蓮花深深地扎根在淤泥中間,拚命依靠根莖汲取著營養來壯大自己,才沒有像其他的植株那樣隨著秋意漸漸加深而枯萎凋謝,隨風飄逝,杳無蹤跡。
宋代大儒周敦頤在其名篇《愛蓮說》中,曾經對蓮花的高貴品質誇讚道:「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本詩另闢蹊徑,簡潔明瞭地指出蓮花之所以能夠卓而不群,便在於它具有一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精神,願意扎根在淤泥裡面,不嫌棄,不懈怠,從而造就出來與眾不同的風姿。
這首小詩雖然語詞平淡,卻在尋常的言語內部暗藏哲理,顯示出別樣的深邃意境。前面兩句,詩人並不明確刻畫蓮花外形樣貌,僅僅突出其一枝獨秀的特徵,巧用對照,為揭示深刻的人生體悟打下良好基礎。這樣寫的好處,便在於更加引人注目,讓我們能夠真正體會出來別樣意思,而不拘泥於詩句本身。
我們行走人生旅途,期間誘惑與慾望何其多,如何更好地抵擋這些外物侵蝕,是擺在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本詩成為一個良好的媒介出現,引領我們學會思考:外物若秋風,能夠吹動飄散的只有那些根基淺薄之物,如果能夠像蓮花一樣扎根淤泥深處,不斷地汲取可以壯大自我的營養,生命力就會變得愈加旺盛,更加持久。這大約也是本詩作者想要表達出來的深意,給予我們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