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庭玉《天淨沙·秋 》:不同於常人悲秋傷感的奮起和豪情

朱庭玉《天淨沙·秋 》:不同於常人悲秋傷感的奮起和豪情

朱庭玉《天淨沙·秋 》:不同於常人悲秋傷感的奮起和豪情

古代典籍

朱庭玉( 「庭」或作「廷」) ,生平、裡籍均不詳。元散曲家,散曲作品現存小令4首,套數22套,見於《陽春白雪》、《太平樂府》、《北宮詞記》。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朱庭玉的《天淨沙·秋 》,一起來看看吧!

天淨沙·秋

朱庭玉〔元代〕

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解與詩人意同。辭柯霜葉,飛來就我題紅。

一提到「秋」,大多數人的腦海裡便會浮現出馬致遠那首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天淨沙·秋思》。殊不知,元曲中有諸多關於「秋」的作品,其中不乏別出機杼的曲子,好比朱庭玉的這首《天淨沙·秋》。

此小令開頭描繪出一幅蕭條的秋景圖;然後寫作者內心悲秋的傷感和對園林往日美好景色的喜愛;末尾兩句寫瑟瑟秋風中,辭柯的霜葉主動飛到作者身邊,不捨離去。全篇用典構思別出機杼,結尾處用典,所表達的奮起和豪情,使全篇增添了幾分魅力和感染力。

作者在開頭便描繪出一幅蕭條的秋景圖。庭院前儘是飄落在地的梧桐葉,水邊的荷花也早已凋零。「盡」「徹」二字是起首兩句的關鍵所在,突出秋天樹枝蕭瑟,水面凋敝的慘淡景色,這與作者腦海中秋天來臨前的荷花盛開、綠葉環繞的繁盛景象形成鮮明對比。「庭前落盡梧桐,水邊開徹芙蓉」兩句對仗描寫,寫出作者由眼前秋景而生發出悲秋的情感。他四處尋覓,徘徊不定,目之所及皆為一片衰敗的景象,內心不由產生無可奈何的悲痛。

「解與詩人意同」,與前兩句的傷感基調不同。這一句提到景色為了迎合作者的情感才自願衰敗。通過前後的對比和擬人的手法,反襯出作者此時內心悲秋的傷感和對園林往日美好景色的喜愛。

前面三句的基調都略為沉重,接下來的四、五句則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轉變。末尾兩句寫瑟瑟秋風中,辭柯的霜葉主動飛到作者身邊,不捨離去。這兩句與上句的「意同」一樣,都是採用擬人的手法,賦予霜葉以生命。在作者看來,流連在他身上的霜葉具有豐富的生命力,「飛來就我題紅」化用典故,寫出作者在這蕭瑟秋景中所體現出的樂觀態度和旺盛的生命意志。一「辭」一「就」,使全曲的基調為之改變,與唐代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為「同調」。

小令結尾處不同於常人悲秋傷感的奮起和豪情,使全篇增添了幾分魅力和感染力,同時詞句恰到好處的運用,也體現出作者較強的煉意本領和構思技巧。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代典籍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