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約公元836年-公元910年),字端己 。京兆郡杜陵縣(今陝西西安)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瀏亮,絕句情致深婉、包蘊豐厚;其詞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所著長詩《秦婦吟》與《孔雀東南飛》《木蘭詩》並稱「樂府三絕」。有《浣花集》十卷,後人又輯《浣花詞》。 另有《菩薩蠻》五首為宋詞奠基之作。《全唐詩》錄其詩三百一十六首。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韋莊的《送日本國僧敬龍歸》,一起來看看吧!
送日本國僧敬龍歸
韋莊〔唐代〕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東更東」,說敬龍此番歸國,行程遼遠,里程不易概指。雖然《梁書·扶桑國傳》說過「扶桑在大漢國東二萬餘裡」,後來沿用為日本的代稱,若寫詩也是這樣指實,便缺少意趣。詩人採用「扶桑」這個名字,其意則指古代神話傳說東方「日所出處」的神木扶桑,其境已渺茫難尋;這還不夠,下面緊接著說敬龍的家鄉還在扶桑的東頭再東頭。說「扶桑」似有邊際,「東更東」又沒有了邊際;不能定指,則其「遠」的意味更可尋思。首句「已在」是給次句奠基,次句「更在」才是意之所注處。說「扶桑」已暗藏「東」字,又加上「東更東」,再三疊用兩明一暗的「東」字,把敬龍的家鄉所在地寫得那樣遠不可即,又神秘,又惹人嚮慕。那邊畢竟是朋友的家鄉,而且他正要揚帆歸去,為此送行贈詩,不便作留難意、惜別情、愁苦語,把這些意思藏在詩句的背後,於是下文轉入祝友人行程一帆風順的話頭。
「此去與師誰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風。」船行大海中,最怕橫風暴雨,大霧迷航。過去遣唐使乘坐的大船,常因風暴在海上漂流,甚至失事;能夠到達的也往往要在數十日或者數月的艱苦航程之後。這些往事傳聞,韋莊是心知的,所以就此起意,祝朋友此行順利。用一個「到」字,先祝他平安抵達家鄉;「明月」示晴,排除霧雨;「帆風」謂順,勿起狂飆──行程中不生災障。「誰」字先墊出「與師共到」之人,由下句的朗月、順風再為挑明,並使「風」、「月」得「誰」字而人格化了。「共」字,一方面捏合「風」、「月」與「師」三者,連同「船」在一起,逗出海行中美妙之景、舒暢之情;另一方面,又結合「到」字,說「共到」,使順風朗月的好景貫徹全程,陪同直抵家鄉。兩句十四個字,渾然一體,表達了良好的祝願與誠摯的友情,饒有詩意。
詩人如此祝願,也並非僅僅由於主觀願望,故作安慰語。它是有客觀事實作基礎的,這就是晚唐時日本與中國之間,海上航行相對地便利與安全的事實。它印入了詩人心底,寫出來自然而然就是這樣的詩句。
相關內容: 韋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