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融,字子華,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唐代詩人,生於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卒於唐昭宗天復三年(903年),享年五十四歲。他生當晚唐後期,一個較前期更為混亂、矛盾、黑暗的時代,他死後三年,曾經盛極一時的大唐帝國也就走出歷史了,因此,吳融可以說是整個大唐帝國走向滅亡的見證者之一。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吳融的《華清宮二首》,一起來看看吧!
華清宮二首
吳融〔唐代〕
四郊飛雪暗雲端,唯此宮中落旋干。
綠樹碧簷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長生秘殿倚青蒼,擬敵金庭不死鄉。
無奈逝川東去急,秦陵松柏滿殘陽。
華清宮是與唐玄宗、楊貴妃的名字密切相聯。如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三首》:「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它選取楊貴妃看到貢品荔枝來到驪山之下時心情歡悅的角度,揭露了統治階級為一己私利而不恤民生疾苦的罪惡。吳融兩首《華清宮》在主題思想和杜詩很是相似,而第一首表現手法上與杜詩有某些類似之處,都是以小顯大,這首詩通過華清宮中的細枝末節來揭露荒淫無道的唐玄宗和楊玉環的奢侈生活所加於人民的苦難,但所創造的意境,卻獨具一格。
首句「四郊飛雪暗雲端」,側重寫華清宮外的大雪。一個「飛」字具有動態的美感,繪出了離宮禁城四郊朔風呼嘯,雪花飛舞的景色;一個「暗」字,從色彩的角度寫出大雪排空而至的威勢,由視覺感受勾出觸覺感受,令人極易從詩歌畫面中領略到宮外刺骨的寒意,給人一種凜冽感。
次句「惟此宮中落旋干」,筆鋒由宮外轉入宮內,一個「惟」字限制了雪落的特殊範圍,一個「旋」字,從時間的角度傳神地寫出了雪落宮苑迅速融化、消失的情景,含蓄地寫出了宮中之暖,與首句成為對照。
第三句「綠樹碧簾相掩映」,具體而形象地刻畫了宮中的融融春意。華清宮地下溫泉噴湧,地上宮殿金碧輝煌,禁牆高築,能夠遮風御寒,因此宮中溫度較高,樹木常年青綠。這裡的「綠樹」代表了宮中大自然造物者與宮外的不同,「碧簾」則反映出宮中主人生活的奢靡。
結句「無人知道外邊寒」,寫出了華清宮主人耽情聲色,不以國事為重,不以民苦為憂的昏庸形象,詩人含蓄地指出:唐玄宗既然連自然界物候的變遷、冬天的到來都一概不知,那他又怎麼能夠知道「寒冷」呢?一國之君不知寒冷的滋味,又怎麼能夠對國事明察秋毫、對人民的苦樂謹記心上呢?這樣的昏庸之輩,為安祿山野心的萌生、壯大自覺與不自覺地提供土壤。
這首詩意境新穎,諷意含蓄,以宮內宮外冷暖的迥異形成鮮明對比,造成結構的錯落、詩情的跌宕。誇張的成功運用也成為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之一。
第二首首句寫長生殿既深奧又高聳入青雲,同於白居易《長恨歌》的「驪宮高處入青雲」,同於權德輿《朝元閣》的「繚垣復道上層霄」,並且暗含一個問題:玄宗為什麼把長生殿修築成那樣呢?第二句作了回答,因為想和「金庭不死鄉」匹敵。就是想住在華清宮中和住在金庭一樣,永遠不死。這裡的金庭和不死鄉,一個是神仙所在,一個是免於死去之地,兩個連用,表明玄宗求長生不死的愚蠢雄心是大得離譜的,暗含諷刺之意。
「無奈逝川東去急,秦陵松柏滿殘陽」,「無奈」,是承上的轉折詞。這個詞所表的轉折大都和上一句相反。「逝川」,此詞源於《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用於此處,點明人世間萬物如流水逝去,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的。第四句用了「秦陵」,秦始皇是追求長生不死的,可是他早已葬入陵墓,而且他那陵墓的松柏照滿著將落的太陽的光,意即這是明擺著的,人人可見的。求長生的秦始皇,和如此建長生殿的玄宗沒有兩樣,時間過得很快便已經證實了。
玄宗妄想長生,而實際卻也和過去所有妄想長生的帝王一樣,埋葬於陵墓中了。所以這首詩是對求長生者、更主要的是對玄宗的諷刺,相比於第一首,這首詩所述平實自然,而諷刺卻尖銳鋒利,直截了當。
相關內容: 吳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