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師道《病起》:這首詩質樸老蒼,而且較為沉鬱頓挫

陳師道《病起》:這首詩質樸老蒼,而且較為沉鬱頓挫

陳師道《病起》:這首詩質樸老蒼,而且較為沉鬱頓挫

古詩賞析

陳師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蘇徐州市)人,三司鹽鐵副使陳洎之孫,北宋時期大臣、文學家,「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蘇軾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亦能作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著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陳師道的《病起》,一起來看看吧!

病起

陳師道〔宋代〕

今日秋風裡,何鄉一病翁。

力微鬚杖起,心在與誰同。

災疾資千悟,冤親並一空。

百年先得老,三敗未為窮。

這首《病起》寫病後的感受,極盡困蹇之苦況,然於極悲痛怨愁之中,詩人又吐出極曠達之語。詩質樸無華,沉鬱頓挫,詩內滿含作者淒苦之情,這也是在無可奈何悲愁中的真情苦吟,是一首內涵深蘊的五律代表佳作。首句「今日秋風裡,何鄉一病翁!」可見,在蕭蕭的秋風裡,盛年的詩人憂病之餘,猶如一個衰頹老翁。他勉強掙扎起來。「力微鬚杖起」,這是寫實。更重要的則是下句「心在與誰同」,他想到前賢歐陽修的「老去自憐心尚在」,很自然地化用入詩。謝靈運於《田南樹園激流植援詩》中也說過:「賞心不可忘,妙善冀能同。」作者儘管歷盡磨難,顛沛流離,但此心尚在,此志不移。他獨立西風裡,四顧茫然,此情無人能喻。所以說「與誰同」,感慨極深。詩人雖是屢遭挫折,但他的心還不是死灰,還不是止水,他還想做一番事業。這是詩人的積極入世處。

詩人自身之疾,以及仕途坎坷,母親去世等等災難,使他大徹大悟,懂得了冤親平等,皆屬空虛。悟的次數之多,也就是說災病之多(因每一災病即有一悟)。「冤親」句出於佛典,《華嚴經》說:「願一切眾生於怨於親等心攝受,皆令安東智慧清淨。」雖用了佛家語,詩中所表現的卻不是四大皆空,而是一種因遭際不幸而起的無可奈何的悲愁。這種言外之情,表現得很明顯。

最後一聯,首尾照應,複寫詩人的衰頹。「百年先得老」,和他在另一詩中所寫的「白髮滿頭生」一樣,是經歷了至悲至痛以後的呼號,一字一句,俱自胸臆流出,不是無病呻吟。「三敗未為窮」,內涵更為豐富。春秋時代,管仲與鮑叔相交,管仲自歎:「吾嘗三戰三北,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史記》本傳)詩人這裡是化用「三戰三北」之語,表明自己不因遭際坎坷而喪失志氣,仍要一如既往,堅持操守,直道而行,不效阮籍窮途之哭。由此可見,詩人所祈禱和嚮往的,不是佛家的空無寂滅,而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儒家之道。

另有觀點認為此詩充滿禪意,頷聯中「心在與誰同」化用前人詩意,著眼於「心」,此為佛教心性學說在文學創作上的具體發揮。作者頸聯兩句「災疾資干悟,冤親並一空。」即是回答「心在與誰同」,說他的「心」是與佛教禪宗「同」了。千災百難,久病纏身,現實中所遇諸多煩惱,幫助他對人生真諦多次獲得了領悟,即「冤親並一空。」「冤親」除了出自《華嚴經》外,《五燈會元》也云:「佛家慈悲,冤親相等。」這其實就是泯滅是非觀念,超離「煩惱障」,用以調整失去平衡的精神世界。詩人說:他從現實中所領悟到的,除了「等冤親」之外,還有「一空」,那就是。四大皆空」。這就是他對人生的領悟。尾聯則進一步補足獲得這種人生領悟的主要契機,作者化用管仲語意,其意是說:人生一世,不過百年,而我已是未老先衰,尚且要念及老母。仕進既已無望,倒不如「於冤於親,等心攝受,皆令安樂,智慧清淨」。原來,他所謂的「心」,即為佛教「等心攝受」的「心」。看來,他確乎欲摒除妄念,清淨本心了。他確乎對人生已是因「災疾」而徹悟了。

陳師道是孤芳自賞、不求諧俗的苦吟詩人。他的作品,有人稱之為「非一過可了,近於枯淡」。黃庭堅說,陳師道作詩「十度欲言九度休,萬人叢中一人曉」。可見他詩的內涵不易為一般人所理解。人們常稱引的不過是《別三子》、《示三子》、《春懷示鄰里》等有限的幾首。實際上正如《四庫全書總目》所說,他的五律,儘管有時「失之僻澀」,但「佳處往往逼杜甫」。這首《病起》,質樸老蒼,沉鬱頓挫,正是它逼近杜甫的五律代表作。

相關內容: 陳師道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賞析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