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參(718年?-769年?),荊州江陵(今湖北江陵縣)人或南陽棘陽(今河南南陽市)人,唐代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文學創作方面,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異域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邊塞詩尤多佳作。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岑參的《經火山》,一起來看看吧!
經火山
岑參〔唐代〕
火山今始見,突兀蒲昌東。
赤焰燒虜雲,炎氛蒸塞空。
不知陰陽炭,何獨燒此中?
我來嚴冬時,山下多炎風。
人馬盡汗流,孰知造化工!
此詩寫親眼所見的景象。起句「火山今始見」的一個「始」字,發出了百聞不如一見的慨歎。「突兀蒲昌東」中的「突兀」一詞,既勾勒出火焰山巍峨高聳之貌,又描繪出火焰山拔地而起、扶搖直上的宏偉氣勢。起始二句,氣勢宏大。
接著「赤焰燒虜雲,炎氛蒸塞空」二句繼續寫火焰山的威勢。「虜雲」、「塞空」,既表示其空間的高遠,又像征著異族活動的天地。而那火焰山的烈焰,卻能燃燒那遠天的雲朵,灼燙的氣浪蒸熱了廣漠的塞空。將火焰山置於廣闊的塞空虜雲之間,以烘托其熱力威猛之勢,聯想合理,誇張恰到好處,煉字精當,意韻喻長。尤其是一個「燒」字,將火山烈焰指向虜雲;一個「蒸」字,使火焰山熱氣威及遠塞,由低向高,由近及遠,順著火焰山熱力的漫延,形象地刻劃出火焰山名不虛傳的威勢。這種浪漫主義色彩的誇張,並非不著邊際地虛歎,而是基於生活的真實和詩人志向的高遠。在這裡,詩人沒有拘泥於火焰山近景紅巖焦土的精雕細刻,而是從遠處的「赤焰」和「炎氛」,「虜雲」和「塞空」著眼,以山比軍、以熱喻威,使詩歌飽含深廣的意境。
接著,詩人在反問中發出驚歎:「不知陰陽炭,何獨燒此中?」西漢賈誼在《鵩鳥賦》中把自然界萬物的生成變化比喻成金屬的熔鑄,岑參此處化用其意,幻化出一種新奇的意境:火爐之大,如天高地闊,燃料之多,集全部陰陽於一地,從而燃著了這座石山。意為火焰山舉世無雙,為世上萬物之佼佼者。
收尾四句:「我來嚴冬時,山下多炎風。人馬盡汗流,孰知造化工!」以反襯手法,再現火焰山威勢,一物多詠,造成連貫的氣勢。詩人自長安來,一路天寒地凍,唯獨邊塞火山熱氣蒸人,人和馬都大汗淋漓。這種驅寒使熱之工,若不是神力造化,人力絕不能能為之。這裡,詩人通過親眼所見和親身感受,真實地描繪出火焰山奇特怪異的景象和無窮無盡的強大威力。可以想見,來到火焰山前,詩人觸景生情,氣貫長虹,更加激發了在邊塞施展宏圖的志向。
相關內容: 岑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