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慎,是中國清代傑出書畫家,漢族,福建寧化人,初名盛,字恭壽,恭懋,躬懋、菊壯,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
黃慎的詩文、狂草書法,繪畫被稱三絕。曾先後三次到揚州,居留較長,與鄭板橋、李(善)等往來友善,為「揚州八怪」之一。
他年方十八、九時寄身蕭寺,白天作畫,夜間從佛光明燈下刻苦讀書,技藝大進。凡人物、花鳥、山水、樓台、蟲魚等,無一不能,但他並不以這些為滿足,一次看他先生的作品說:「吾師絕技難以爭名矣,志當自立以成名,豈肯居人後哉! 」
他自己總結一生走過的道路,感慨地說到:『余自十四、五歲時便學畫,而時時有鶻突於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余畫之不工,以余不讀書之故。』於是折節發憤,取毛詩、三禮、史漢、晉宋間文,杜韓五言詩及中晚唐詩,熟讀精思膏以繼晷,而又於昆蟲草木四時推謝榮枯,歷代制度衣冠禮器,細而致於夔 蛇鳳,調調刁刁,罔不窮厥形狀,按其性情,豁然有得於心,應之於手,而後乃今始可心言畫矣。」正是這種凝思結想、廢寢忘食、苦攻不輟,黃慎才從一個小畫工成長為一位「詩畫名大江南北」的名家。
」鄭板橋為詩贈之:「家看古廟破苔痕,慣寫荒涯亂樹根,畫到精神飄沒外,更無真相有真魂。」
黃慎還是一位詩才畫藝俱全的藝術家,他的詩作,情韻清遠,如 巖絕 ,煙凝靄積,能非凡境,並著有《蛟湖詩鈔》一書傳世。
黃慎早年師從上官周,多作工筆。山水宗元黃公望、倪瓚、中年以後,吸取徐渭筆法,變為粗筆寫意,並草書章草,嘗以狂草書法入畫筆姿放縱,氣象雄偉深入古法,但也有筆過傷韻者。
作品行情
黃慎書畫流傳較多,大多藏於國內各大博物館內。北京故宮院藏有多幅,如《漱石捧硯圖》,天津藝術博物館藏的《醉眠圖》冊頁;《伏生授經圖》軸,揚州博物館藏的《漁歸圖》等。 黃慎的繪畫創作在雍正年間說名揚於世,「尺紙容縑,世爭寶之」。可見他的作品在當時已有較高的價格,另外黃慎對自己的繪畫,常作分類自評,凡最得意者題上詩,次者則識以歲月,再次者只署「癭瓢」二字。 現今黃慎作品流入市場是比較多的,80年代末即開始拍賣,以後每年都出現過,價格起伏不大,比較穩定,但不太高,與八怪中其他畫家水平相當,低於吳門四家。
影響
作為畫家的黃慎,對後世的影響——清代的閔貞、近代上海的王震、廣東的蘇六朋、福建的李霞、李耕和遼南的李楚材都曾師法黃慎。齊白石也非常傾心黃慎——「余在黃鏡人處獲觀《黃癭瓢畫冊》,始知余畫猶過於形似,無超然之趣。決定從今大變。人欲罵之,余勿聽也;人欲譽之,余勿喜也」。「前朝之畫家,不下數百人之多,癭瓢、青籐、大滌子外,皆形似也。惜余天資不若三公,不能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