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歲時記》二、依次拜賀 飲椒柏酒原文和翻譯

《荊楚歲時記》二、依次拜賀 飲椒柏酒原文和翻譯

《荊楚歲時記》二、依次拜賀 飲椒柏酒原文和翻譯

國學經典著作

[原文]

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進椒柏酒,飲桃湯。進屠蘇酒,膠牙餳,下五辛盤。進敷於散,腳卻鬼丸。各進一雞子。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必飲酒次第,從小起。

按:《四民月令》云:過臘一日謂之小歲,拜賀君親,進椒酒從小起。椒是玉衡星精,服之令人身輕能老。柏是仙藥。成公子安《椒華銘》則曰:「肇惟歲首,月正元日。厥味惟珍,蠲除百疾。」是知小歲則用之,漢朝元正則行之。桃者,五行之精,厭伏邪氣,制百鬼也。

董勳云: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採花以貢樽。正月飲酒先小者,以小者得歲,先酒賀之。老者失歲,故後與酒。

周處《風土記》曰:「元日造五辛盤,正元日五熏煉形。」五辛所以發五藏之氣。《莊子》所謂春日飲酒茹蔥,以通五藏也。敷於散出葛洪《煉化篇》。方:用柏子人、麻人、細辛、乾薑、附子等分為散,井華水服之。又方:江夏劉次卿以正旦至市,見一書生入市,眾鬼悉避。劉問書生曰:「子有何術以至於此?」書生言:「我本無術。出之日,家師以丸藥絳襄裹之,令以系臂,防惡氣耳!」於是劉就書生借此藥,至所見鬼處,諸鬼悉走,所以世俗行之。其方:用武都雄黃丹散二兩,蠟和,令調如彈丸。正月旦,令男左女右帶之。

周處《風土記》曰:「正旦,當生吞雞子一枚,謂之練形。」膠牙者,蓋以使其牢固不動,今北人亦如之:熬麻子、大豆,兼糖散之。

按:《練化篇》云:「正月旦,吞雞子、赤豆七枚,避瘟氣。」又,《肘後方》云:「旦及七日,吞麻子、小豆各二七枚,消疾疫。」《張仲暗方》云:「歲有惡氣中人,不幸便死。取大豆二七枚,雞子、白麻子,酒吞之。」然麻豆之設,當起於此。梁有天下不食葷,荊自此不復食雞子,以從常則。

[譯文]

(正月初一)全家老小端正穿戴,依次祭祀祖神,祝賀新春。敬奉椒柏酒,喝桃湯水。飲屠蘇酒,吃膠牙糖。吃五辛菜。服「敷於散」和「卻鬼丸」。每人吃一個雞蛋。做兩塊桃木板,懸掛在門上,這桃板叫作仙木。喝酒的次序是從年紀最小的開始。

按語《四民月令》說:過了臘祭的第一天叫小年。過小年這一天向尊長雙親祝賀。喝椒酒從年紀小的開始。椒是玉衡星的精靈,吃了能使人年輕耐老。柏是一種仙藥。魏朝人成公綏寫的《椒花銘》裡說過:「一年開始的日子,是正月初一。椒味精美,吃了它能免除百病。」

由此,我們知道過小年要喝椒柏酒的,到了漢朝正月初一就很盛行了。桃木是五行的精靈,可以鎮壓邪氣,制服百鬼。魏朝人董勳說:習俗上正月初一喝椒酒。椒花很香,所以採摘來浸入酒裡,貢獻給長者。正月喝酒先從年紀小的開始,因為年輕人過年意味著長大了一歲,先喝酒有祝賀他的意思,老年人過年意味著又失去了一歲所以在後給他斟酒。

周處寫的《風土記》說:「正月初一做成五辛菜。用韭、薤、蒜、芸苔、胡萎這五種帶辛味的菜來修煉形體。」五辛菜是使五臟之氣順通的食物。《莊了》上講的春天喝酒吃蔥,就是為了順通五臟。「敷於散」這種中藥,出自葛洪《練化篇》。那處方是:用柏子仁、麻仁、細辛、乾薑、附子等粉碎成屑末狀的藥,舀些乾淨的井水將它吞服。另一個術方:江夏劉次卿在正月初一清晨到集市上去,看見一個書生到了集市,很眾鬼都躲避起來了。劉次卿問書生說:「你有什麼方術能做到這樣(指「多鬼悉避」)呢?」書生回答說:「我本來沒有什麼法術,只是出來的那天,我的師傅給了我一顆丸藥,用紅色的袋子包著,叫我把它繫在臂膀上,預防邪惡之氣罷了。」於是劉次卿就向書生借了這種丸藥,到曾見到過鬼的地方去,(果然)各種鬼都逃跑了,因此現在很時興這種丸藥。這丸藥的處方是:用武都雄黃丹散二兩,用蠟調和,使它像彈丸一般。正月初一早晨,男的佩帶在左臂上,女的佩帶在右臂上。

周處《風土記》說:「正月初一早晨,要生吞雞蛋一個,說這叫做煉形「膠黏麥芽糖或谷芽糖的原因,大概是使它牢固不動的意思。現在北方人也興這麼作:熬煎麻子、大豆、加放些糖,做成粉末狀的食物。

按語:葛洪的《煉化篇》說:「正月初一早晨,吞食雞蛋和七顆赤豆,可以辟除瘟疫之氣。」另外,《肘後方》也說:「從元旦到初七,吞服麻子、小豆各一十四顆,能消除疾病。」

《張仲景方》說:「年年有邪氣傷人,不幸遇上邪氣就會身亡。用大豆十四顆和雞蛋、白麻子、和酒吞服(可以預防)。」這樣看來,陳設麻豆的風俗,應當是從《張仲景方》中開始記載的。南朝梁有正月初一全國不吃葷的規定,(所以)荊楚從梁以後正月初一就不再吃雞蛋,來順從俗規。

相關內容: 荊楚歲時記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國學經典著作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