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爾虞我詐”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語“爾虞我詐”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語“爾虞我詐”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語大全

【爾虞我詐的成語出處】

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十五年》:「宋及楚平,華元為質。盟曰:『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釋義:

爾,你;虞,欺騙;詐,欺騙。比喻互相欺騙,互不信任。

【爾虞我詐的歷史故事】

春秋中期,楚國在中原稱霸,楚莊王根本不把鄰近的小國放在眼裡。

有一次,他派大夫申舟出使齊國,指示他經過宋國的時候,不必要向它借路。申舟估計到這樣一來,必定會觸怒宋國,說不定因此而被殺死。但楚莊王堅持要他這樣做,並向他保證,如果他被宋國殺死,自己將出兵討伐宋國,為他報仇。申舟沒有辦法,只好將兒子申犀(xi)托付給楚莊王,然後出發。

果然不出申舟所料,他經過宋國時,由於沒有借路而被宋國抓住。宋國的執政大夫華元瞭解情況後,對楚莊王如此無禮非常氣憤,對宋文公說:「經過我們宋國而不通知我們,這是把宋國當作屬國看待。當屬國等於亡國。如果殺掉楚國使者,楚國來討伐我們,也不過是亡國。與其如此,倒不如把楚使殺掉!」宋文公採納了華元的建議,下令將申舟殺害。

申舟遇害的消息傳到楚國,楚莊王氣得鞋子來不及穿,寶劍也沒時間掛,就下令討伐宋國。然而,宋國雖小,要火速攻滅它也並非易事。楚莊王從公元前595年秋出兵,一直圍攻到次年夏天,還是沒有把宋國的都城打下來。楚莊王的銳氣大大低落,決定解圍回國。

申舟的兒子申犀得知後,在楚莊王馬前叩頭說:「我父親當時明知要死,可是不敢違抗您的命令。現在,您倒丟開從前說的話了。」楚莊王聽了,無法回答。這時,在邊上為楚莊王駕車的大夫申叔時獻計道:「可以在這裡讓士兵蓋房舍、種田,裝作要長期留下。這樣,宋國就會因害怕而投降。」楚莊王採納了申叔時的計策並加以實施。宋國人見了果然害怕。華元鼓勵守城軍民寧願戰死、餓死,也決不投降。

一天深夜,華元悄悄地混進楚軍營地,潛入到楚軍主帥子反營帳裡,並登上他的臥榻,把他叫起來說:「我們君王叫我把宋國現在的困苦狀況告訴您:糧草早已吃光,大家已經交換死去的孩子當飯吃。柴草也早已燒光了,大家用拆散的屍骨當柴燒。雖然如此,但你們想以此迫使我們訂立喪權辱國的城下之盟,那麼我們寧肯滅亡也不會接受。如果你們能退兵三十里,那麼您怎麼吩咐,我就怎麼辦!」

子反聽了這番話很害怕,當場先和華元私下約定,然後再稟告楚莊王。楚莊王本來就想撤軍,聽了自然同意。第二天,楚莊王下令楚軍退兵三十里。於是,宋國同楚國恢復了和平。華元到楚營中去訂立了盟約,並作為人質到楚國去。盟約上寫著:「我無爾詐,爾無我虞。」意思是說:「我不欺騙你,你也不必防備我!」

相關內容: 成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