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按圖索驥」,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春秋時期,秦國有個相馬師叫孫陽。由於他能在無數匹馬中,一眼就看出哪一匹是「千里馬」,因此人們就把他比做天上管理神馬的天神伯樂。時間一長,人們都叫他伯樂反而把他的真名忘了。伯樂雖然相馬本領非凡,但他的兒子卻沒有遺傳到他的聰明才智。
伯樂根據平日相馬的經驗寫了一本《相馬經》,他為了使自己的兒子日後也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相馬師,書成之後,便督促兒子認真去讀。兒子雖然學得很用心,但只是機械地記住書上的內容,從沒有理解其中的內涵。
有一天,伯樂很想試試兒子學習的成果,於是便帶著他出去尋找良馬。他們正在路上走著時,他的兒子忽然在路邊看見一隻大蛤蟆,於是便高興地對父親說父親,我找到一匹良馬了,它和你書上寫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一樣。」伯樂很高興,他以為自己的兒子真的有所發現,當他看到兒子正提著一隻大蛤蟆時真是生氣極了,但想想又覺得很可笑,沒想到兒子竟笨到了這種程度,於是便取笑兒子說:「這匹『馬』雖然善於跳躍,但可惜不能騎。」
『按圖索驥』的典故就是出自這個故事。這個典故出自明‧楊慎《藝林伐山》 卷七。「伯樂《相馬經》 有『隆顙蚨日,蹄如累曲』之語,其子執《馬經》 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曰:『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曲爾。』伯樂知其子之愚,但轉怒為笑曰:『此馬好跳,不 堪御也。』所謂『按圖索驥』也。」『按圖索驥』原指按照書上寫的條文去尋找良馬。後多諷刺機械地照搬條文,而不看實際情況。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需要的東西。
相關內容: 成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