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走馬觀花”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語“走馬觀花”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語“走馬觀花”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語大全

【走馬觀花成語出處】

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釋義:

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不會看得很清楚。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比喻觀察事物或瞭解情況不深入細緻。

【走馬觀花成語故事】

唐朝著名詩人孟郊,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相傳小時候家裡很窮,但他很有才華,學習也非常刻苦。長大後,他的詩作得很好。可是,他考試當官的路卻走得相當坎坷,連續參加了好幾次考試,都未能考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孟郊四十六歲(一說四十五歲)的時候,終於考中了進士。幾十年的讀書當官夢終於實現了,孟郊非常高興。他迅速穿上新衣,騎上馬,在當時的京城長安盡情地遊玩。玩到高興時,他不由自主地取出筆,很快就寫成了首叫《登科後》的詩。

他在詩中寫道:「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意思是說,過去那種貧窮的生活實在沒有值得誇耀的,今天我中了進士,才真正感到皇恩浩蕩。我很高興,馬兒也跑得飛快,一天就把長安城的美景全都看完了。

「走馬觀花」的成語由此引申而來。《登科後》中還出了另一個成語「春風得意」。

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孟郊任溧陽尉。在任時常以作詩為樂,作不出詩則不出門,因此有「詩囚」之稱,不事曹務,還被罰半俸。元和初,河南尹鄭餘慶奏為河南水陸轉運從事,試協律郎,定居洛陽。60歲時,因母死去官。

——《登科後》

相關內容: 成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