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賞析之行香子·天與秋光,該詞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宋詞賞析之行香子·天與秋光,該詞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宋詞賞析之行香子·天與秋光,該詞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宋詞大全

行香子·天與秋光【宋代】李清照,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淒淒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此詞只冷雪盦本《漱玉詞》收入,他本皆未收,故屬存疑之作。

李清照婚後,丈夫名城曾離家遠行,她以《醉花陰.·重陽》寄給趙明誠,抒寫重陽佳節對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南渡後,趙明誠病故,她避亂漂泊,在一個 近重陽的時節,寫了這首《行香子》,表象他對逝去丈夫的緬懷及悲涼的心情。前者寫的是生離,後者寫的是死別。故 後者悲苦過之。 從藝術技巧之精湛上說,雖然不像《醉花陰·重陽》那樣引人注目,但它的確是一顆明珠瑰寶,在藝海的深處熠熠發光,絲毫沒能降低它的藝術價值。

詞上半部分寫大環境,通過重陽時節,秋風、秋雨、秋涼,來描寫主人翁所處的悲涼之境。下半部分,由大及小,通過主人翁所處的院落,夕陽、長夜、明月等事物和砧聲、蟋蟀聲、漏聲等聲音,來烘托主人翁的落寂心情。前後結句均用排比,加濃了悲涼的後氣氛,增強了詞的節奏感,音律美。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宇宙 造化 自然 ,使人間世界有四季的區別,給人們以秋日的光景。隨著節氣及陰雨風寒的往復變化,秋天變得天高氣清,煙消雲斂,西風颯颯,草木衰微,落葉蕭蕭,山川寂寥,景象淒肅。《文心雕龍》云「物色之動,心亦搖焉」 景物的變化,使人的思想感情也波動起來。本來易安因國破、家亡、夫喪,又顛沛流離而心境淒悲,看見眼前衰退的景象,怎能不黯然情傷?「轉轉」 指天氣的反覆變化。她年輕時看到秋天的景像是無比欣悅的,讚道「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然而現在她已遭受種種苦難的摧殘,心境情懷產生巨大的變化,「覽物之情 得無異乎?」這更使他情傷的原因。

「探金英知近重陽」 探 ,仔細察看。金英,黃色菊花。重陽,農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女主人仔細觀察一下黃色菊花就知道重陽佳節臨近了。按照古老的習俗,人們要在重陽節這一天,團聚、賞菊、飲菊花酒、插茱萸等。從這兩首詩可以看出古時重陽節人們的活動。年輕時她曾寫《醉花陰·重陽》「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與丈夫趙明誠僅僅是暫別就使她的感情禁受不住,她比菊花還要消瘦了;而今 國破家亡,明誠逝世,她轉徙江浙,「獨在異鄉為異客」 「近重陽」撫今追昔,又何等的「情傷」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 ,薄衣,粗糙的衣服。《梁書·武帝記·入屯閱武堂下令》「菲飲薄衣,請自孤始」 ......綠蟻,一種新釀成的酒,上浮綠色泡沫。這種泡沫後來成為酒的代稱,也叫浮蟻、碧蟻。意思是,剛剛試穿了一件粗糙的衣服品嚐了新釀成的綠蟻酒。因為時近重陽,衣服要加厚;因為情傷,需要用酒來澆愁。「每逢佳節倍思親」「獨在異鄉為異客」思今慮昔,情懷酸楚。詞句承前。

「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此句回應首句的』「轉轉」 漸,漸次。意思是,在陰雨風涼的反覆變化中,每刮一次風,下一次雨,天氣便漸次轉涼。此句有三個結構相同、兩個字相同的詞組組成。此類結句,使詞自然流動,增加詞的音律美和修辭美。

上闋 寫近重陽,天氣逐漸轉涼,女主人百感交集,格外情傷。

「黃昏院落,淒淒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上片,秋光 ,近重陽,點明節序。此處的「黃昏」點明時間。落日的餘暉已渲染在茫茫的天邊,庭院裡也變得昏黃、暗淡。一陣秋風吹來,又有庭樹的葉子飄落,發出颯颯的聲響,冷冷清清,淒淒慘慘,一個人在院子裡感到驚恐害怕,淒涼的景象恰似她如水的情懷。白天 綠蟻曾使她醉倒,當夜幕要降臨的時候,她酒勁過了,麻醉了的神經剛剛恢復正常,種種往事又湧上心頭。北國淪喪,至今不的收復;家藏的大量的金石書畫,蕩然無存;相依為命的丈夫,在兵荒馬亂中逝去;自己避亂江浙,飄泊無依,。撫今追昔真是「舊恨春江流不盡,新恨雲山千疊」,愁腸寸斷。范仲淹《御街行》「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 。愁腸,極言愁事熬心。

「那堪永夜,明月一床」 永夜,漫漫長夜。李清照望著明月,思念逝去的丈夫。美好的明月,它的光輝照耀在詞人身邊的一床上。過去一起望月,同床共枕的愛人已經不在人世,舊恨新仇,又那忍受得了這般孤單無告的淒涼情景?《古詩·明月何皎皎》「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都是寫女子思念丈夫的著名詩句。易安「明月一床」由此點化而成,將詩句濃縮簡化,利用明月與一床的美感差異,樂景寫哀,其哀倍增。

「聞砧聲搗 蛩聲細 漏聲長」砧,古代搗衣用的石頭。古時婦女多在秋季拆洗縫製衣服,忙到深夜。《子夜歌》」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 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 良人罷遠征」 這是婦女在明月之夜聽搗衣的聲音,懷念遠征丈夫的詩。秦觀《滿庭芳》"有時近重陽也,幾處處、砧杵聲催「其時節與此詞時節是相同的。李煜《搗練子》「深院靜 ,小庭一,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這與易安詞意境基本相同。都是表現 聽砧人對親人的懷念。易安在「往事愁腸」的情況下,寫出對逝去丈夫的無比懷念,悲苦甚之。

「蛩聲細」蛩,蟋蟀。人長夜不寐,聽到蟋蟀細微的叫聲,倍覺情懷淒切。唐人白居易《聞蛩》「聞蛩唧唧夜綿綿,況是秋陰欲雨天,猶恐愁人暫得睡,聲聲移近臥床邊」。杜甫《促織》「促織甚細微,哀音何動人。草根吟不穩,床下夜相親。久客得無淚,故妻難及晨。悲詩與急管,感激異天真」。可見古人常用蟋蟀的哀吟襯托愁人的悲哀心境。促織,即蟋蟀。

「漏聲長」 。漏,古代一種滴水計時用的器具。毛熙震《更漏子》「更漏咽,蛩鳴切,滿院霜華如雪」。古詩詞調名與詞的內容是一致的。《更漏子》作為常用詞調,及其產生的本身,就說明更漏是詩人常寫的素材。「長」 說明主人公久久不能入睡。

易安在近重陽之際追念丈夫,飲酒也無法排遣,酒醒時種種往事時他悲傷。明月照耀,她孤苦伶仃,夜闌不寐。沉重的搗衣聲,細微的蛩鳴聲,迢遞的滴漏聲,組成一個哀怨、淒涼、婉轉的交響樂曲,它與李清照的心曲在節奏、旋律、情調上似乎是合拍的。

下片 。寫黃昏時她情懷悒鬱,往事愁腸及永夜對丈夫的深切思念。

作者通過典型環境的描寫完美的表達了對逝去的丈夫的懷念這一題旨。之一藝術手段,在此詞創作上的體現是昭著卓絕的。她首先選取的是四季風光中的秋光。秋光 是令人情傷的。從這一點說是典型的;寫此季節的環境抓住「漸一番風 一番雨 一番涼」,這一秋天氣候變化的典型特徵來寫;進而擷取秋光中「近重陽」這一時節,典型意義在於它是令人「倍思親」的時節;寫此時節的景物抓住了「金英」,因為菊花獨放百花殺之一時期的獨特特點;進而選取重陽時節中最易使人緬懷往事親人的「黃昏」「永夜」;寫這一時刻的環境時抓住「黃昏院落」「明月一床」「砧聲」'蛩聲」「漏聲」這些使人愁發郁勃的典型景物和聲音。作者寫節序時所攝取的景物都是頗具典型的,通過綜合、融化兒塑造出來典型的環境。這表現作者藝術技巧的高超和善於繼承優良文學傳統,同時也表現作者對生活體察的深微,感受的強烈。

「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 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與她的另一首《行香子》「甚霎兒晴 霎兒雨 霎兒風」都是有三個結構相同、個別一二個字相同的詞組組成,前人把它叫做「重筆」此類結句蓋祖於溫庭筠 《更漏子》結句「一葉葉,一聲聲,一階滴到明」前人評此句說「此種句法極鍛煉,也及自然,故能令人掩卷後作三日之想」,餘韻無窮。溫詞結句是由兩個結構相同、一個結構不同的詞組組成。是「二重筆」到了蘇軾,行香子》「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用了「三重筆」,其中有一個重字「山」。易安兩首《行香子》結句用的是「三重筆」二重字,向前發展了。辛棄疾有《三山作》「放霎時陰,霎時雨,霎時晴」《問蘧廬隨筆》認為此句「胎易安語也」。明人 高啟《行香子》「正一番風,一番雨 ,一番涼」更明顯看出是從易安句化出。

此詞運用「轉轉」「淒淒惶惶』六個疊字。古詩詞常用疊字,《詩經》中「關關雎鳩」「桃之夭夭」「楊柳依依」《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 喬吉《天淨沙》』鶯鶯燕燕春春」,易安「淒淒慘慘慼慼」不勝枚舉。此詞六個疊字加濃了詞的淒涼氣氛,把詞悲涼的心境表達得更為深切,增強了詩詞的音律美。

此詞聲聲淒切,字字血淚。她的哀愁與「為賦新詩強說愁」不同,與浮薄的「閒愁」不同,又與一般的離愁別苦不同,這是在異族殘酷進犯,南宋統治集團採取屈辱投降政策之下,一個難民的痛苦呻吟,雖然寫的是個人遭逢的淒悲,但卻有代表性。國破家亡,夫死婦喪,妻離子散,背井離鄉,顛沛流離,這是整個時代的苦難。

相關內容: 宋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宋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