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站小編帶來了一篇關於馬致遠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從廣義上說,元曲包括雜劇和散曲,雜劇是戲曲,散曲是詩歌,屬於不同的文學體裁。元代的馬致遠在雜劇和散曲這兩個領域都取得了斐然成就,他與關漢卿、白樸、鄭光祖並稱元曲(雜劇)四大家,而且散曲創作獨步天下,文藝理論家梁乙真稱他「不僅是元散曲第一,也是散曲史上坐第一把交椅的。」
馬致遠
馬致遠作為元曲四大家,在後世名聲很顯,但在元代特殊的社會政治環境裡,他作為創作雜劇的一介文人,社會地位低下,沒有人為他著書立傳,導致他的生平資料極少且不可考,只能從一些零散的史料和詩文詞句中,推斷他的過往經歷。他大體生活在元世祖至元仁宗執政期間,元仁宗1313年恢復科考的時候,他已經是60多歲的老翁,還寫詩表達了對元仁宗的感激之情。
馬致遠是大都(今北京,存疑有爭議)人,生活在一個比較富有的士族之家,年幼起刻苦讀書,長大後熱衷功名。無奈當時科舉制度還沒有恢復,他的一身學問難以施展,只能像唐朝李白一樣,靠向權貴獻詩來揚名立萬,謀取入仕機會。他的運氣不錯,元世祖忽必烈的兒子、太子真金很欣賞他的才華,舉薦他做了官。但後來真金太子不幸早亡,馬致遠失去了依靠,就離京到江浙一帶為官,仕途上平平淡淡。晚年在杭州過起了「三頃田,五畝宅」的隱居生活,潛心治學創作,收穫頗豐。
馬致遠和元朝時的不少文人一樣,思想上經歷了一個由儒到道的轉變,年輕時意氣風發,渴求一番作為,在經歷了黑暗政治環境下的諸多波折之後,看破紅塵,轉而向「道」,萌生歸隱避世思想。正如他在詞曲中寫的「爭名利,奪富貴,都是癡」「命裡無時莫剛求,隨時過遣休生受」「西村最好幽棲」。這一思想,也表現在馬致遠的雜劇和散曲創作上,呈現出思想深邃、技巧高超、虛實相生的藝術特點。馬致遠晚年對升仙得道產生了濃厚興趣,皈依了全真教,並由此創作了許多神仙道劇,也算是雜劇中的一朵奇葩。馬致遠創作的雜劇有15種,其中最有名的是《漢宮秋》,描寫了漢朝王昭君出塞和親的故事。這部劇在傳說的基礎上,又添加了許多虛構的情節,成了假借一定歷史背景而著力表達作者主觀思想的宮廷愛情悲劇,語言清麗流暢,具有很強的表現力,與關漢卿的《竇娥冤》、白樸的《梧桐雨》、紀君祥的《趙氏孤兒》並稱為元雜劇四大悲劇。
如果說馬致遠的雜劇創作較之關漢卿、王實甫等人,藝術成或許略有不及,那麼他的散曲創作卻是獨樹一幟、獨領風騷。其散曲作品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擅長心理刻畫,善用修辭手法,語言精到,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他最出名的代表作就是被稱為「秋思之祖」的《天淨沙·秋思》。這首小令雖說化用了董曲等人的一些詞句,但化用巧妙,推陳出新,意境叢生,準確地傳達出旅人迷茫淒苦的心境,堪稱元代散曲之絕唱。
相關內容: 馬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