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識康熙,我幸我哀!容若心裡有一生無法傾訴的苦!

結識康熙,我幸我哀!容若心裡有一生無法傾訴的苦!

結識康熙,我幸我哀!容若心裡有一生無法傾訴的苦!

國學小知識

結識康熙,我幸我哀!容若心裡有一生無法傾訴的苦!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初識納蘭是在我十一歲的時候。當時我非常崇拜康熙,看過幾部關於康熙的紀錄片、影視劇,期間我知道了被世人視為「滿清第一才子」的納蘭性德。

一讀納蘭,我覺得他恃才傲物、不識抬舉;再讀納蘭,我發現他有太多的不甘和無奈;三讀納蘭,我讀出了他的苦。我從他的詩詞中看到了他在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心酸。他在生活、朋友和仕途方面都受到了非同尋常的打擊。

講納蘭性德,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生活背景。他的種種經歷都離不開政治。他有一個好朋友,叫愛新覺羅·玄燁。從十六歲開始,納蘭就做了康熙的伴讀,後來升為御前侍衛,幫助康熙親政、平定三藩等等,在康熙年間的諸多功業中,都有納蘭性德建言獻策、奔走效力。

康熙與納蘭,算是結交於微時,並且對納蘭有知遇之恩。患難之交,朝夕相處,納蘭與康熙的關係自然與普通君臣關係不同。然而,康熙作為帝王,要駕馭群臣、制衡朝局、維護帝王威嚴,不得不出於種種政治原因一次次打擊納蘭。

書生意氣的納蘭性德一生都不甘心在康熙面前做奴顏婢膝的奴才,因此一次次頂撞康熙。

友誼和政治之間的Battle,在他二人之間展開……

第一戰:碑文風波

康熙讓納蘭性德為皇考順治帝寫一貼《神功聖德碑》碑文,將順治在《罪己詔》中給自己擬定的十四條罪狀,改寫成十四條功德(這十四條罪狀,其中有一條就是「提倡滿漢一體」),而且許諾納蘭,後果由康熙一力承擔。

此時,與納蘭青梅竹馬的表妹,納喇惠兒正奉旨準備參加選秀。康熙允諾,納蘭在選秀時,會放過納喇惠兒,成全二人。

然而,不出所料,納蘭性德寫就的《神功聖德碑》碑文,引起了朝中議政王大臣和諸位貴族的反對——順治自擬的十四條罪狀,都減損了這些貴族的利益,引起朝中大臣不滿和抗議。因此順治為平定王公大臣的不滿,穩定朝局,在去世前將其擬為「罪狀」。

康熙要將其改為功德,實際上是肯定順治減損王公大臣貴族特權的措施,必定遭到朝中反對。

應該說,順治的這十四項措施,從長久來看都是有利於清朝長治久安的。但是,此時康熙尚未親政,康熙與朝中輔臣、議政王大臣的關係相當微妙,可以說當時孝莊祖孫二人在處理朝政時如履薄冰。

納蘭寫的碑文,可捅了馬蜂窩,也惹怒了孝莊。孝莊為了穩定朝局,維護康熙的帝位,要將納蘭送去刑部議罪。後來康熙求情,孝莊答應放過納蘭,但不得不給他懲罰,實際卻是拯救——將其表妹納喇惠兒留在宮中做嬪妃——倘若放過納喇惠兒,未經選秀的女子與人私定終身,按照律法,納蘭一族都會被牽連。

無可奈何,康熙答應納蘭的事情沒有做到。可以說,年少的君臣二人都受到了打擊。這一次,終究是康熙負了納蘭。另外,插一句題外話,納喇惠兒生的孩子就是後來的大阿哥胤褆。

第二戰:科考之路

納蘭性德參加科考,此時康熙已經親政,作為帝王自然要維護自己的威嚴。

康熙為了打壓他的傲氣,壓了他幾名,給了他一個二甲第二,還給出他五品翰林院編修的職位。依照納蘭性德二甲第二的名次,還夠不到這個職位。因此在旁人看來,這是對納蘭家天大的恩典。

然而,在納蘭性德看來,這是對他的羞辱,是康熙在故意坑他,心中鬱鬱不平,出言頂撞康熙。

要知道,科舉前幾名都是皇上御筆欽點。納蘭不滿意自己的名次,在旁人看來,這就是意指康熙不會明斷、不是明君啊。

納蘭明珠嚇得磕頭如搗蒜,索額圖則是幸災樂禍,等著皇上降罪納蘭家。

康熙是很懂得制衡之術的。在朝堂上,明珠一黨與索額圖一黨已經將朝局一分為二,分庭抗禮。基本上朝廷大小事務,明珠與索額圖都意見相左,你爭我斗;在後宮裡,皇后是索額圖的侄女,貴妃納喇氏是明珠的親眷,二人平分秋色;在皇嗣方面,索額圖扶持皇后所出的嫡子,明珠黨扶持貴妃所出的皇長子。在方方面面都意見相左互爭高下。

但是無論如何爭鬥,他們的意見基本上都有利於朝廷,不然康熙和政敵,都不會放過他們。所以,康熙在方方面面都要需要做到平衡兩者。

當時正值平藩用人之際,康熙覺得此事不可鬧大,不然會挫傷主戰的明黨,讓索額圖等主和之臣佔了上風。因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並未計較,反正明珠回家也不會輕易饒過他兒子。

明珠對於康熙沒有降罪而感恩戴德,然而納蘭性德更覺得是莫大的羞辱。此後一年多,納蘭性德賦閒在家,受了冷落。

其實,自康熙親政後,康熙與納蘭的友情,就不會再像之前一般簡單。再深的友誼也難以填平地位上的懸殊。

兩個都是重情重義的人,當他們的這種友情面對著封建等級的考驗,兩個人都受了傷。

一次次的頂撞與一次次的憤怒,這是政治對他們彼此的打擊。康熙在這種打擊中錘煉了心智,歷練成了一代君王,納蘭卻沒有磨煉成一代名臣。

但是不管怎樣,這君臣二人都認為,對方是值得交的朋友。

雖然屢次被納蘭這個臣子、奴才頂撞,顏面盡失,康熙從來沒有懷疑過納蘭的忠誠。

即使多次受挫,納蘭也仍然堅信康熙會開創盛世,願意為康熙效勞。

因此,一年後,康熙再度啟用納蘭。納蘭為裕親王福全出計獻策,成功將吳三桂攔在長江南岸,為清軍渡江收復失地爭取了有利的時機。

第三戰:南巡求官

三藩平定後,一向主和的索額圖受到重創,再加之皇后赫捨裡薨逝。朝堂上明珠一黨獨大。為制衡朝局,康熙冷落明珠。加之漢人學子入仕,明珠感覺到高處不勝寒。

康熙巡視江寧期間,提到開設博學鴻儒科,為更多漢人提供入仕為官的機會。明珠更感危機。見到和納蘭當年同為康熙伴讀的曹寅已經外放為官,做了江寧織造,也希望兒子入朝的執念復燃。

在明珠多番逼迫下,納蘭無奈去向康熙求職。

康熙太瞭解納蘭的品性了,一向清高不願當奴才,康熙當然也清楚,能讓他說出這樣的話,自然是因為明珠的逼迫。

出於對明珠一黨的顧慮,不願明珠黨羽擴大左右朝局,康熙拒絕了納蘭的請求。

康熙的拒絕,使納蘭自尊心受到強烈的打擊。在加之愛妻盧氏的離去,納蘭心力交瘁,最終抑鬱而終。

納蘭臨終前對康熙說——結識康熙,我幸我哀。幸運的是陪伴了一生的君主是一代明君;悲哀的是一生不願做奴才,最終卻不得不服輸,輸贏不在於地位的高低,而是做人的心性和格局。

而今才道當時錯,君子之交最終難敵政治。如果沒有如此封嚴的等級,放在今天,康熙和納蘭,應該會是惺惺相惜的夥伴吧。

相關內容: 康熙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國學小知識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