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泥涇(黃道婆)手工棉紡技藝在上海徐家匯公園舉行展演。圖為中學生展演腳踏棉紡車紡紗技藝。勞任 攝
中新社發 潘索菲 攝
6月13日是中國的第四個「文化遺產日」。近年來,隨著社會各界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逐漸重視,各地挖掘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力度越來越大,申請非遺的熱情也方興未艾。但是,在這股熱潮中,一些地方對非遺項目或隨意改造,或過度商業開發,原本純粹質樸的非遺開始變了味兒。
「很多地方的民俗歌舞申請非遺時,鄉鎮先改造,到縣裡再改造,到省裡又改造一次,來到北京已經面目全非。」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巫允明教授研究民族歌舞近30年,看到經過重重「改造」後的非遺「歌舞表演」感到十分痛心。
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何頻頻「變臉」?怎樣才能更好地傳承非遺?14日,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田野的經驗——第三屆中日韓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法論壇」上,專家們表達了他們的憂慮和建議。
苗族舞蹈化身霹靂舞
非遺項目屢被改造
「河北井陘縣的『拉花』秧歌本來非常有特點,扭起來肩、肘、腕連動。前一陣我看了一場非遺傳承人的演出,肩和肘都不動了,就只剩下手腕花了,完全沒了自己的特色,這跟別的秧歌有什麼區別?」巫允明遺憾地說,目前我國各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申報實行層層審批,一些地方唯恐當地的民俗歌舞太「土」或者不夠「美」,於是添枝加葉,隨意改造,經過鄉、縣、省層層改造,到了北京就面目全非了。
中國藝術研究院苑利教授也見過很多莫名其妙的改造:侗族大歌改造成美聲唱法,梆子戲改造成京劇,苗族舞蹈改造成現代霹靂舞……苑利表示,「一種文化能歷經千百年歲月洗禮而傳承至今,說明這種文化必然有一種無法替代的魅力;改造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已經失去了起碼的歷史認識價值。」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烏丙安教授說,很多地方有貼窗花的習俗,雖然有的很樸拙,但是通過剪窗花、貼窗花,人們漸漸進入春節祈福的儀式中,這才是窗花的精神旨歸,因此樸拙也是一種美,如果都按某些外行的意願改得同樣精緻,談何「文化多樣性」?
日本1950年通過《文化財保護法》,政府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已有56年。東京文化財研究所名譽研究員星野紘告訴記者,在此期間,日本也曾出現過將歌舞伎、能戲等舞台化的現象,但是又都由於經營困難消失了。原生態的民間歌舞比經過舞台化改造的歌舞更有價值,如今已經成為日本社會的共識。
商業化催生變味兒的民俗
保護非遺警惕「工具理性」
當非遺越來越受社會關注的時候,一些「聰明人」嘗到了「非遺旅遊」甜頭。於是,那些原本在特定時間祭祀祖先的歌舞習俗頻頻在旅遊景點的舞台上亮相,觀光客看不懂的部分統統被大肆改造,不但失去了文化的個性,原本對祖先、天地和神靈的敬畏也蕩然無存,只剩下一張華麗而空洞的「皮」。
「最要命的是,很多地方將文化作為發展經濟的工具來利用。祭祀祖先的儀式是拿來表演和消遣的嗎?作為消遣的能不變味兒嗎?」烏丙安教授反問。
曾多次到中國西南地區考察的星野紘也發現,中國一些地方將非遺項目當作「觀光資源來利用」,他認為非遺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但商業化對非遺來說,衝擊太大,以至於無法把握。
「文化遺產一旦被產業化,就難免被按照商業規律解構和重組。」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指出,「很多地方將文化遺產簡單地與地方政績和經濟收益掛鉤。往往是某一遺產申報成功,列入名錄,便大舉開發。把文化遺產開發當作土地或礦產一樣開發,其結果是熱鬧一時,不僅所獲經濟成果十分有限,而且會對文化遺產本身造成根本性的破壞。」
「文化涉及人的心靈和信仰,把信仰降低為一種工具,這種文化的矮化是非遺保護工作中一個最大的問題。」一位學者表示,「『工具理性』的盛行使一些人失去了敬畏感,而民俗最美的地方恰恰就是這種虔敬的精神。」
尊重文化的主人
文化自信是傳承關鍵
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縣的羌族口弦藝人王安蓮告訴記者,當地很多年輕人寧肯唱流行歌曲也不願意學自己的傳統歌舞樂器,他們覺得傳統的東西「很土」。有學者表示,這種文化自卑也是非遺項目輕易被改造的內因。
「1983年,我到羌區時,這裡的羌族人都穿民族服裝,我還因為沒穿當地服裝,被當怪物一樣指點了半天。但2002年再去時,牛仔褲、T恤衫已經隨處可見,再也沒有人議論我的打扮了。」巫允明說,真不知道這究竟是進步還是倒退。
在採訪中,專家們也表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中,一定要尊重文化的主人,尊重主人的文化,這樣才能調動起當地人民的「文化自信」,解決某些非遺項目後繼乏人的難題。
金榮華教授來自台灣的中國文化大學,他告訴記者,每次在台灣少數民族地區做完田野調查,他一定要把照片和出版的調查報告寄給接受訪談的老鄉,還會和老鄉保持長久的聯繫。金榮華說,他們是文化的主人,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受尊重的,為自己的文化感到驕傲。
巫允明還建議,非遺方面各個領域的專家要嚴格記錄非遺項目的本來面目,國家有關部門也應該定期檢查非遺的傳承狀況,防止「長官意志」和商業化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肆意篡改。
「文化的個性站立起來了,文化的主體就有了自豪感。」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劉鐵梁表示,學者的工作就是做深入的田野調查,揭示文化的特性和意義,從而讓文化主體挺立起來。
同時,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劉魁立教授也提醒,既要保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也要把民眾的主體性、現實境遇和要求切實地考慮進來,真正把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變成一項發自民眾而又服務於民眾的事業。
相關內容: 民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