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6月5日到6月7日,有三台地方珍稀劇種在民族宮大劇院演出。薈萃了全國十個省市的26個地方劇種。我全部看下來,可以說台台精彩。但是,更多關心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朋友,對這個活動,都表示「不知道」、「沒聽說」、「沒有票啊」。
有個觀眾接受電視台採訪,說:「票是人給的,以為是服裝表演。」來的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而來,來了是地方小戲,他們說最喜歡的就是「滑稽表演」。
專家精心準備,地方積極配合,國家拿錢把藝術家從全國各地請來,在文化繁榮的北京卻遭遇了三個尷尬:媒體沒有關注,商家沒有參與,觀眾一頭霧水。
演出票是統一配發的。想看戲的人,得不到票,得到票的人又不想看戲。我在民族文化宮幫助散發節目單,許多持請柬來觀看的男女,一進門就問:「相聲?小品?」如此好的戲,如此豐富的展示,現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座位空著。不空著的座位坐著對戲曲沒有感覺的人。
來觀看的觀眾,隨意走動,隨意照相攝像,隨意說話。演員的版權在哪裡?
一些博物館珍品往往禁止照相,要保護遺產,為什麼民間就可以這樣隨意揮灑?珍稀劇種可不是趕廟會啊!
北京市為了打造國際化的大都市,每年都搞「國際音樂節」、「國際戲劇節」,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進行的,就有「現代音樂節」、「法國鋼琴節」。但是,與這些國際品牌相比,傳統的文化遺產還是顯得太不商業,太不規範,太像農村集市和廟會。北京市把當天的活動設置在太廟,也便充分地證明,他們把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作廟會了。是廉價的,是湊熱鬧的。
理念,核心的問題是對待遺產的態度。我們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才能博得大眾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我拿到票後和原生態愛好者聯繫,三十張票幾個電話就被定出去了。而看了演出的朋友都說好。
因為花的是國家的錢,所以組織者在辦這些事的時候僅僅盯住了領導,市場、傳播、受眾不是他們考慮的因素。所以這些尷尬就難免了。為什麼演出者的精彩故事不能被宣傳出來?為什麼遺產的重要性不能通過感性的文字打動觀眾?為什麼主持人的講解不能更富有深情和感染力?
一流的演出,攤上不入流的宣傳和組織,這個遺產日,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珍稀劇種展演沒有散發出應有的光彩。文化遺產日,每年一次,但這樣的活動,又喚醒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