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生活中的唐伯虎,身世坎坷晚境淒涼
生肖文化
在後世,唐伯虎被傳說為一位風流倜儻的才子。
據國家文物局網站消息,1986年對外開放的唐伯虎墓園——唐寅園,首次大修的“硬件”工程將於本月底結束,屆時,這裡就可不再遭受“水淹”之苦了。根據計劃,唐寅園將於12月初重新對外開放,“唐伯虎點秋香”的評彈有望成為這裡的一景。
唐伯虎在蘇州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因為生於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所以取名“寅”,字子畏、伯虎,號六如居士。就繪畫而言,他擅畫山水、人物、仕女和花鳥,尤以山水、仕女著稱,與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齊名,史稱“明四家”;在文學方面,他的詩詞曲賦又與文徵明、祝允明、徐禎卿並稱“吳門四才子”。
儘管自稱“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但專家研究發現,真實生活中的唐伯虎身世坎坷,晚境淒涼,死後先被草草安葬在古城區的桃花塢北面,20多年後才遷葬到蘇州西郊橫塘王家村(也就是現在的解放西路唐寅園址)。1955年,政府對唐寅墓進行了整修,次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但“文革”期間,唐寅墓地遭毀壞,墓碑、石亭、石坊等蕩然無存,只留荒塚一堆。 1985年,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再次修復墓塚,次年又在墓南建起六如堂、夢墨堂等廳堂,闢為唐寅紀念陳列室,並正式對公眾開放。整個唐寅園佈局錯落有致,恬靜中透出幾分風雅。
由於多年沒有大修,到此次整修前,這裡的一些建築出現了漏雨現象,以致展出的字畫(複製品)出現了霉爛;電線也出現了老化。更為嚴重的是,20多年來,唐寅園附近陸續建起了不少建築,周邊道路的地基也抬高了,唐寅園成了一塊低窪地,園內的地表一般要比周邊地區低0.5米—1米,雨下得大一點,園內就會出現積水,不但給人們的參觀帶來了不便,還給園子最北面的唐寅墓帶來了隱患。
出於保護的目的,今年5月起,市區文保所對唐寅園進行了大修,大修期間暫停對外開放。幾個月來,這裡的屋頂得到了翻修,電線也進行了重排,圍牆被加高了,門窗柱子進行了重新油漆,地面假方磚則被真方磚替下……針對變成低窪地塊這一問題,大修還重新鋪設了這裡的下水系統,配置了專門的抽水泵。工作人員滿懷信心地說,這樣一來,雨水就可以隨時排走,唐寅園就不會被“水淹”了。
工作人員介紹,“在做好保護工作的前提下,我們還要合理開發和利用唐寅園,吸引遊客參觀、休閒”。據悉,唐寅園最熱鬧的時候是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除了本地人,上海來的客人也都喜歡來這裡轉轉。但隨著吳中大道(原越湖路)、繞城高速公路的開通,上海來的客人基本不走解放西路,再加上陳設單調、老化,參觀唐寅園的人越來越少。根據這一情況,此次大修除了改造“硬件”外,還將提升“軟件”,如將增加陳列一些有關唐伯虎的正史和野史資料,做一個效果逼真的唐寅故居沙盤;另外還設想增加演藝內容,如通過評彈講述“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從而增加遊園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