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皇宮資料(一、秦咸陽宮-阿房宮)
生肖文化
中國的皇帝以國為家,奄有四海,但他們的主要生活空間卻是高牆圍起的皇宮。若想瞭解帝王的生活,首先要從皇宮說起。
皇宮是帝王的居處所在,帝王的住所在其全部生活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帝王不是普通人,是被賦予並且自詡為具有神格的人,皇宮便起著把帝王和普通人分隔開來的作用。宮殿雄壯、華麗、肅穆,門禁森嚴,有著不可替代的象徵意義,象徵帝王的神聖、威嚴和神秘莫測。
宮廷苑囿既是帝王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帝王活動的產物。歷代帝王,包括創業和守成的,都把營建宮室作為其生活中的重要活動。特別是開國君主,卸身戎馬之後,便要立即營建宮室,這是他坐天下的必要工作。
由於不斷的改朝換代,兩千年來中國古代的帝都分佈在六、七個城市中,每一座帝都,都建立了形制、規模相近的皇宮。然而今天人們能夠看到的完整的宮殿,只有明清兩代的紫禁城和清入關以前的瀋陽故宮。中國古代木質結構的宮殿很難保持數百年。這些宮殿最大的天敵就是火,有時一座宮殿剛剛蓋成,第二年便被火燒掉了。這些火,或者是由於平日不小心燒起來的、或者是雷電引起的;戰爭發生時,人為的縱火焚燒宮殿是最為嚴重的,它標誌著居住在宮城裡的一姓王朝的失敗。
宮,有兩個意思,一個指的是單一的一座宮殿;一個指的是由幾個或眾多宮殿及其附屬物組成的宮區、宮殿群。
供皇帝生活聽政的宮殿群用高大的城牆包圍著,稱為宮城。坐北朝南是其一貫的方位。宮城以南北為縱向分為外廷和內廷。外廷是皇帝舉行大典,接見群臣,處理政事的地方。外廷由若干個大型宮殿組成,其中最大的一座一般稱為“前殿”,是皇帝舉行即位、大赦、節慶等大典的地主。外廷的東西兩側是官員辦公的低矮房屋。內廷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後日常生活的地方。內廷的東側是皇太子生活、讀書的地方,稱為東宮;西側是皇后、皇太后、妃子們的居住區。古人認為,東象徵春天,屬陽性,故為太子宮;西象徵秋天,屬陰性,故為后妃宮。但事實上並非每個朝代都這樣嚴格佈置。宮城南北貫穿著一條軸線,兩側排列的宮殿採取大體對稱的佈局,表現出古人觀念中的均衡秩序。明清兩代宮城之外,又有一圈包圍著它的供王公貴族、高級官員居住的城區,叫做皇城。
一、秦咸陽宮——阿房宮 秦始皇是中國第一個皇帝,他的都城位於現在西安市的西北部。咸陽背靠大山,南臨渭河。秦始皇的宮殿幾乎鋪滿了整座城市。氣吞山河的始皇帝動用了數百萬的勞工為他修建宮室,包括為他修建死後的陵墓,耗費了二十多年時間,直到他死在巡遊的路上,龐大的建築工程仍然沒有結束。
據史書上說,秦始皇每吞併一個諸侯國,便令工匠仿照該國的宮室式樣,再造於咸陽。將虜獲的各國美女、鐘鼓,納入其內。還將收繳的各國兵器銷還為銅,鑄成各重一千斤的十二個銅人,置於宮中。各宮殿之間用復道相連。
復道是封閉的走廊,秦始皇行蹤詭秘,一是為保性命安全,再是聽信方士的建議匿居深宮,不令外人知曉,冀與仙人往來。
秦始皇構建的宮室,史稱遍及咸陽內外二百里,共二百七十座,復道相連。是否確實,不可詳考。但阿房宮無疑是最大的宮殿群。建造工程浩大的阿房宮,是秦朝盛極而衰以至滅亡的轉折點。阿房宮的建造構想來自於秦始皇炫耀威德的狂熱心態。秦始皇在滅亡六國後的第九年,忽覺得咸陽宮太子,無法容納成千上萬的各國舊貴族的朝見,更無以顯示新王朝的氣魄,遂決定在渭水之南營建朝宮。朝宮規模壯觀,阿房宮是整個朝宮的前殿。阿房宮並不是這座宮殿的名字,當時名稱未定,因前殿東西北三面以高牆為屏障,當時俗呼為阿城,阿房宮後來便成為這個宮殿群的稱謂。阿房宮建築在高大的台基上,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下兩層,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樹五丈旗,四周為閣道。以南山為闕(闕即宮之大門)。北闕門為磁石門,此門以磁石構築,以防止藏甲懷刀的人進入門內。
自咸陽到阿房宮,宮殿一脈相連,中間橫渡渭水,如同星象中閣道絕漢抵營室(絕,橫渡之意。漢,即銀河。營室,星宿名)。這是秦始皇有意為之的。中國古人認為,天國高於人間並和人間一一對應,天帝也有自己的宮殿。星象中的許多星宿,是以宮殿的意義命名的。於是,中國歷代宮殿的形制和命名往往與星像有關係。譬如,天上有被認為是天帝寢宮的紫微星宿,那麼人間便有紫禁城。 秦宮中,有供皇帝遊樂的各種設施,史書記載不詳,但也可從中略見一斑。長安宮中有酒池、魚池。酒池上設有平台,上有肉炙樹;魚池引渭水流柱,可以行船。苑囿中設獸圈、虎圈,供皇帝賞玩。咸陽宮中有一支精巧的機械人樂隊,不知是哪位巧奪天工的藝匠製成的。這支樂隊有十二枚銅人,列坐在一個筵席上,坐高約三、五尺,分別手執琴、築、竽、笙,身披色彩繽紛的絲緞,宛如生人。席下有銅管,高數尺,其中一個是空管,管中貫有一條繩子,旁邊立兩人,一人吹管,一人扭繩,則琴築竽笙並作。其效果幾乎與真人演奏無異。
秦朝雖然因為大興土木、濫用民力而滅亡,但秦朝的宮室並不是歷史上最為華麗、壯美的,這與當時建築技術、工藝水平及社會財富的積累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