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九月九日 【來源】 鹿神節來源於赫哲族早年對虎神的崇拜,把獵物豐收以寄托於虎神的保佑,逐漸形成具有民族特點的風節。每年九月九,赫哲族就要過鹿神節。目的是為了
赫哲人的住處都選擇在沿江兩岸向陽的高處,便於捕魚和接近獵場。「卓」(馬架子房)、「胡如布」(小型地窖子)和「希日兔克」(大型地窖子)、「撮羅昂庫」(尖形的窩鋪)等,都是赫哲
赫哲人性格質樸憨厚,熱誠好客,以將自己喜愛之食物饋贈給別人為樂事。他們常將鮭魚、鯉魚籽及魚乾子饋贈給親友或貴客。有客人,必做「殺生魚」以示尊敬。如開江時,一定要弄
赫哲語,屬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滿語支,屬粘著型語類。赫哲族有語言無文字,她的歷史、文化多是靠語言口耳相傳而得以保留。同時語言又是族群認同和相互交流的重要工具,這
在不少赫哲人中流傳著「赫哲人是魚的後代」的神話,魚的生殖能力給赫哲先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國早期的一些文獻中稱赫哲族為「魚皮部」或「魚皮韃子」,這一稱呼反映的是赫
「烏日貢」赫哲語是「喜慶吉日」之意。產生於1985年,意為娛樂或文體大會,每兩年舉行一次,時間在農曆五月中旬,節期2至3日,地點在同江市與饒河縣赫哲族聚居區輪流。節日的白
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語言,赫哲語屬通古斯語系-滿語族那乃分支,沒有形成文字,建國前通用滿文,建國後大多數通用漢文。赫哲族民間文學豐富多彩,有著悠久的民族傳統文化,神話、
赫哲族的服飾別具特色,有用魚皮做成的魚皮長衫、魚皮套褲、魚皮靰鞡,魚皮衣的特點是輕巧、暖和、經久耐磨耐扯,且不透水。男子早年以穿魚獸皮衣為主。獸皮衣主要用狍皮、鹿
據古代文獻記載,赫哲人的先民能歌善舞,其民間舞蹈質樸、歡快、節奏鮮明,具有濃郁的地域特點和民族特點。赫哲族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間,幅員遼闊的三江平原和綿延神秘的完
赫哲族的赫哲語「春節」音譯為「佛額什克斯」,即大年除夕之意。除夕,大家各自忙碌,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在除夕夜,還要進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各家在灰堆旁焚化裝有金
赫哲族是中國東北地區一個歷史悠久的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同江縣、饒河縣、撫遠縣。少數人散居在樺川、依蘭、富饒三縣的一些村鎮和佳木斯市。 那是幾百年前的事了。話
特侖固,是赫哲族神話和傳說的總稱。特侖固是赫哲族世代因襲的遠古文化的遺存,也是赫哲族民間文藝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赫哲族的特侖固,即神話與傳說,都具有濃厚的幻想成
赫哲族春節:春節是赫哲族一年中最歡樂的節出除夕,大家各自忙碌,做年飯,剪窗花,糊燈籠。初一,姑娘、婦女和孩子們穿上繡有雲邊的新裝,到親朋好友家拜年。赫哲族歷史上沒
赫哲人的住處都選擇在沿江兩岸向陽的高處,便於捕魚和接近獵場。「卓」(馬架子房)、「胡如布」(小型地窖子)和「希日兔克」(大型地窖子)、「撮羅昂庫」(尖形的窩鋪)等,都是赫哲
赫哲族的服飾別具特色,有用魚皮做成的魚皮長衫、魚皮套褲、魚皮靰鞡,魚皮衣的特點是輕巧、暖和、經久耐磨耐扯,且不透水。男子早年以穿魚獸皮衣為主。 獸皮衣主要用狍皮、鹿
由於特殊的生產生活方式和特定的自然生存條件,赫哲人早年的衣飾多用魚皮縫製,素有「魚皮部」之稱。赫哲族早年的衣飾形式,因地而異。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下游者,「衣服多
赫哲族的飲食,分魚肉、獸肉、野菜、野果、食用菌等多個種類,其中,尤以食魚為獨特。赫哲人的食魚,有剎生魚(塔拉克)、魚片(拉鋪特克)、刨花(蘇拉克)、魚乾(烏切克特)、魚毛(它
赫哲族人注重禮儀,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尊老愛幼 赫哲人注重禮儀,有尊老敬長的良好社會風尚。晚輩出門回來,與長輩相見時,要向長輩行跪拜禮,依次向父母、兄嫂問安,以示
與其他兄弟民族相比,赫哲族的節日不算多。赫哲族人的重要節日與漢族大體相同,像春節、元霄節、二月二、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但春節特別隆重。 烏日貢節 「烏日貢」赫
從前,有一家,只有母親領個小子過日子,小子起名叫烏沙哈特(意:星星)。一天,母親起不來炕了,兒子請來了薩滿(巫師),給她驅魔治病。薩滿看完了病情,告訴烏沙哈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