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有世界地圖?《山海經》中的世界有多大?

《山海經》中有世界地圖?《山海經》中的世界有多大?

《山海經》中有世界地圖?《山海經》中的世界有多大?

山海經

《山海經》中有世界地圖?《山海經》中的世界有多大?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說到《山海經》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很多人都有看過。不過要說《山海經》中的世界有多大?說實在的,這事還真不好說,因為說法太多太多。不過大部分都有一個印象,那就是面積很大,有的人甚至認為它就是「世界地圖」疆域就是全球的五大洲四大洋,非常了不得。

可這些人往往只是會開腦洞意淫,卻不會從歷史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問題:人們認識的地域範圍,是隨著活動範圍的擴大不斷增長的,因此商代的疆域範圍就比夏代的大,周代的疆域範圍就比商代的大,春秋時期又大於西周,戰國時期又大於春秋,至於秦漢時期更大——這就是現實的疆域認識情況,顧頡剛先生在《古史中地域的擴張》中就說,中國的疆域由夏到秦,是一次一次放大的,顯然是很正確的看法。直到戰國時期孟子還說:「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也」(《孟子·公孫丑上》),因為那時候人們對地域範圍的認識也就那麼大,遠遠比不了秦漢時期,更別說遍及世界了。

其實,《山海經》記述的範圍,它本文裡都明明白白地寫了。我們知道《山經》與後面的《海經》本不是一本書,《山經》的創作時代,據袁珂先生研究「是戰國中年以後的作品」,自然相對晚一些了;而《海經》時代則較為古老,是夏商時期,那麼《山經》記述的地域範圍一定要比《海經》記述的大很多。

《山經》在全書的最後作了總結,說:

「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

這就是它認為天地東西南北的範圍,東西與南北僅僅相差二千里,是個東西長、南北短的長方形。但是也有不同的說法,如《楚辭·天問》裡說:

「東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順橢,其衍幾何?」

屈原認為南北橢長,就是比東西要長,故問長出來多少呢?可不知道這種說法的具體數字了。

請注意,這是作者認為的天地東西南北的長度,未必是他能實際管轄或認識到的範圍,自然也不是它能全部記錄的範圍,只是表明他記錄的範圍就在這其中,因為他們知道天地十分廣大,絕對不是自己見識到的這麼大的區域,天地間還有他沒有到達的地方,所以,這個範圍要比他們實際管轄、認識到的範圍大得多。或者說,《山經》實際記錄的範圍應該比這個範圍要小。

《山經》裡記載的天地裡數,如果直接換算成現在的公里就是東西14000公里,南北13000公里,而我國現有的疆域是東西5200公里左右,南北5500公里左右,都還不到《山經》裡數的一半,這可能嗎?這也就是某些人意淫《山海經》記述的範圍遍及全球的原因,其實都是瞎扯。

日本學者古田武彥先生指出:周代採用的是「短裡」,每裡約76-77米;秦始皇廢棄短裡用長裡,每裡約435米。

先秦時期說「驥一日千里」(《呂氏春秋·博志》),就是良馬一天可以跑一千里,如果按照秦漢以後的裡數大概是五百公里,馬奔跑的平均時速是20公里左右,最快的時速是60公里左右,如果用平均時速跑一天(一白天,十二小時),也跑不了五百公里;如果以60公里的極限速度狂奔五百公里,再良的馬都累死了,因為馬的奔跑極限距離不過100公里(200里)左右。

古代驛站的緊急驛傳,什麼五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的,沿途都需要不停地換馬,就是這個意思,否則馬根本受不了,所以說如果按秦漢以後的「裡」算,馬「日行千里」根本就沒可能。

其實這裡說的「裡」也是短裡,一千里也就是77公里左右,即150里多點兒,接近馬奔跑的極限距離,就比較合理了。有人會說,一天才跑150里,為什麼不一口氣跑到200里呢?這裡面有講究。《新序·雜事五》記載了一個故事:

一次,顏淵陪著魯定公坐在台上,東野畢在台下練習御馬。魯定公誇獎說:「東野的駕馭技術真好啊!」

顏淵說:「好是好,可他的馬必定要失去控制而導致車輛毀壞(馬失車敗)。」

魯定公非常不高興,說:「我聽說『君子不說別人的壞話』,你是君子怎麼還說人家的壞話呢?」

顏淵也很不高興,下了台階走了。剛走沒多久,就有人來報告魯定公說東野畢的「馬敗」。

魯定公大驚,急忙讓人把顏淵請回來,問他怎麼知道的?

顏淵回答說:

「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於使人,造父工於使馬。舜不窮其民,造父不盡其馬,是以舜無失民,造父無失馬。今東野之御也,上馬執轡,御體正矣,周旅灸驟;朝禮畢矣,歷險致遠,而馬力殫矣,然求不已,是以知其失也。」

所以說,古人講求御馬的適度,絕不會「盡其馬」而讓「馬力殫」,肯定不會讓馬跑到筋疲力盡的極限距離,200里的極限距離跑到150已經是很不錯了。

那麼,《山經》是先秦作品,它裡面用的就是短裡,也就是一里約77米左右,我們來作下算術題,先算東西的長度:

28000×77=2156000米=2156公里

古人說疆域的最東邊是「東漸於海」,就是到達東海,古人把渤海稱為「北海」,那麼「東海」就是山東半島東部的黃海,從這裡往西2156公里,就到今天的青海省的東部一帶。周人本起源與陝西,其勢力在西周時期就達到了甘肅一帶,到了戰國時期,加上秦滅巴蜀,那時候人們的認識(不是控制或佔領)應該已經到達了青海東部一帶,至少他們也該知道,從甘肅、巴蜀往西,還有十分遼闊的土地,所以他們想像到的地域從東到西就大概這麼個長度。

再說南北長度:

26000×77=2002000米=2002公里

大概從內蒙古到湖南、江西那麼遠,這也是戰國時代人們能夠認識到的疆域。

所謂「認識到的疆域」就是已經意識到到有那麼大個區域,未必親自去過或控制,還帶有一些想像的成份,因為我國古人不知道亞歐大陸到底有多大,向東已經到了大海,算是到邊了,但是向西實在是不知道能有多遠,只能根據自己的活動區域的不斷擴大不斷進行腦補。即使是腦補出來的這個範圍,顯然還在今天的中國境內,根本就沒有遍及全球。

再看看《海經》的記述,《海外東經》說:

「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豎亥。一曰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

這裡面的「豎亥」,陳夢家先生在《殷墟卜辭綜述》中指出就是殷商的先王王亥,因為他曾經為有易氏的牧豎(主管放牧的小官),所以稱「豎亥」。這條記載應該有殘缺了,只說了東西的距離,沒說南北的距離。《淮南子·地形訓》裡引用了大量的《海經》的內容,但是又有所不同,應該是根據的另一個《海經》的版本,它裡面有這樣的記載:

「禹乃使太章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豎亥步自北極,至於南極,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

郝懿行《山海經箋疏》裡說:

「劉昭注《郡國志》云:『《山海經》稱禹使大章步自東極至於西垂,二億三萬三千三百里七十一步,又使豎亥步南極北盡於北垂,二億三萬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今案《淮南·地形訓》所說,大旨相同。以校此經,無『禹使大章』云云,又其數與劉昭所引不合,未知其審。」

二者記述的內容不同,數字也不同,大致就是二億三萬三千三百里,至於步數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計了。

可和《海內東經》一比較就可以知道,《地形訓》裡的「裡」一定是漢代人增加的,《海經》本文裡沒有「裡」字,豎亥、大章採用的丈量方式是「步」,那麼《海經》用步數計算長度比較合理,也符合上古時期的情況。漢代人給增加「裡」,是因為漢代到漢武帝的時候已經鑿通了西域,認識到的地域範圍已經相當廣大,如果不是「裡」只有「步」,那地域範圍就太小了,所以在裡面加上了個「裡」。

可這又實在太大了,如果僅算裡數,就是233500里,漢代是沿用秦代的長裡,即每裡435米,那麼就相當於現在的101572.5公里,即10萬多公里,大家要知道,地球赤道的周長才4萬公里啊,也就是說你沿著赤道從東到西繞地球跑一整圈兒,還不到這個長度的一半,這怎麼可能呢!

即使是按照先秦的短裡算,也有17979.5公里,接近18000公里,也快趕上赤道周長的一半兒了,絕對橫跨東西半球到了國外,因為從北京到紐約才15000多公里啊!

漢代的疆域範圍根本就沒達到那麼遠,只是他們的幻想而已。所以說,《海外東經》只有「步」而沒有「裡」是古本的原貌,加了「裡」是漢代人的改造。郭璞注引《詩含神霧》曰:

「天地東西二億三萬三千里,南北二億一千五百里。」

《詩含神霧》是東漢時期的緯書,它這個數字也應該是根據的古本《海經》,數字又有所不同,特別是南北的數字可能有問題,因為大約和它同時代的緯書《河圖括地象》裡的記載是:

「八極之廣,東西二億三萬三千里,南北二億三萬一千五百里。夏禹所治四海內地,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見《太平御覽》卷三十六引)

一對照就可以知道,郭璞注引的《詩含神霧》的南北之數中「二億」後面寫脫了「三萬」二字。《括地象》說夏禹所治的範圍距離,抄的是《山經》。

應該注意的是,無論是《詩含神霧》還是《河圖括地象》,都乾脆以「裡」來計算,連「步」數都省了。他們卻不知道,《海經》記述的疆域範圍就是很小,不能用秦漢時期的疆域範圍來衡量。

古代是以十萬為億,十億為兆,因此有學者指出《海外東經》的「五億十選(萬)九千八百步」中的「十」是「七」字之誤,非常正確。那麼《海經》記述豎亥量的東西距離是579800步,古人是以邁出一腳為一跬,倍跬為步,也就是兩腳各邁出一次為一步。《禮記·王制》裡說:「古者以周尺八尺為步」,考古學證實,商代一尺約17厘米,周代一尺是19.7厘米,因為《海經》是寫定於周代,所以我們這裡按照較長的周尺來計算,為了好計算按照20厘米算,一步是160厘米左右,也就是1.6米,計算一下:

579800×1.6=927680米=927.68公里

《海內東經》說豎亥「左手指青丘北」,《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青丘」條解釋說:

「青丘,在山東廣饒縣北。《方輿紀要》:『相傳齊景公曾畋於此。』司馬相如《子虛賦》:『秋田於青丘』是也。《清一統志》:『清水泊,即古之青丘,一名青丘濼。』」

青丘就在今天山東廣饒縣西北邊的高青縣,這應該是《海經》記載的王亥的出發地,再往東就到海了。

從高青向西927公里,大概就到今天的陝西的潼關附近,基本上就是橫跨了山東、河南兩省的距離。這還是直接算的直線距離,排除豎亥路上要翻山越嶺、涉河渡水繞的彎路。

再看看《淮南子·地形訓》裡記載的數字,除去裡面的那個「裡」,其東西、南北的長度都是233725步:

233725×1.6=373960米=373.96公里

其距離僅僅是《海外東經》長度的三分之一多一點,東西就是從高青到菏澤的距離,連山東省還沒出去呢。如果以此為緯線再畫一道與之相交南北的經線而中分之,也就是從河北滄州到山東臨沂這麼個距離,如果都放在山東省的話,大約就是濱州到臨沂的距離,也是沒出山東省的範圍。

《孟子》裡說的「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里者」,這個「千里」的「裡」也是短裡,換算一下就是77公里,150多里,縱橫各150多里,這在三代時期已經是夠大的疆域範圍了,所以《詩經·商頌·玄鳥》裡說殷人「邦畿千里,維民所止」,有一千來裡的邦畿已經讓他們夠自豪的了。

由此說來,恐怕《淮南子·地形訓》所根據的《海經》版本的數字最古老,所以範圍也最小;從西漢早期的《淮南子》直到南朝時期的劉昭,看到的《海經》本子都是作「二億」,所以懷疑今本《海外東經》的「五」本來可能也是作「二」,是後人覺得太少改成了「五」,這個改造很好弄,也就是在「二」中間加兩筆的事兒,可即使是改成「五」,照舊也不出中國的範圍。

通過以上的計算可以知道,無論是後出的《山經》還是很古老的《海經》,他們思想中的地理範圍都沒出今天中國的疆域,他們活動或真正認識到的範圍更小。

特別是《海經》時代的疆域,就是東西、南北各三四百公里的樣子,那就是虞夏時期的疆域,《禹貢》等書裡說虞夏時期的疆域是「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北至朔方,南及交趾」,或者說「北至幽陵,南暨交趾,西扺流沙,東極蟠木」,根據何幼琦先生的研究,蟠木相當於東海,流沙就是泗水,主要是泗水南流的一段,就是現在京杭大運河的河道;朔方就是幽陵、幽都,在今天的濟南一帶,交趾在今天的山東日照一帶,不過就是今天山東省全境、漸及到河北北部、河南東部、江蘇北部這一帶地區,正是縱橫各三四百公里的樣子,根本就沒遍及全世界!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山海經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