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村居
(宋詞) 辛棄疾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音同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註釋】
清平樂·村居:清平樂,詞牌名。村居,這首詞的題目。「樂」在此處讀yue 。
茅簷:茅屋的屋簷 。
吳音:作者當時住在江西東部的上饒,這一帶古時是吳國的領土,所以稱這一帶的方言為吳音。
相媚好:這裡指互相逗趣,取樂。
翁媼(ǎo)(也讀yun和wo):對古代老婦的敬稱。
鋤豆:鋤掉豆田里的草。
織:編織。
亡賴:亡,同「無」「。亡」讀wu,在這裡意思這裡指頑皮、淘氣。
【賞析】
茅屋的屋簷又低又小, 溪邊長滿翠綠的青草,用吳地的方言,互相逗趣取樂,這是誰家,一對白髮蒼蒼,公公,姥姥?大兒子在河東的豆地裡鋤草, 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手藝真巧。最令人歡喜的是頑皮淘氣的小兒子,趴在溪頭草叢, 剝著剛剛採下的蓮蓬。
賞析
由於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南歸以後,他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饒市)閒居達二十年之久。作者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生活有了更多的瞭解,對農民也有較多的接觸。所以在《稼軒詞》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其中,有風景畫,也有農村的風俗畫。這首《清平樂》,就是一幅著色的農村風俗畫。
上片勾勒環境烘托氣氛。開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簷'、'溪上'、'青草',只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江南農村的特色,為人物的出現安排下廣闊的背景。三、四句寫詞中出現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們講話的聲音帶著醉意,愈加顯得溫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們面前時,才發現說話的已不是什麼年輕人,而是白髮皤皤的老年人了。'醉裡',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詳,從'媚好',可以看出他們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寫這一農戶的三個兒子,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畫面在繼續擴展。整勞力在溪東的豆地裡鋤草,半大的孩子在編織雞籠。詩人著力於'小兒'的描繪,共用了兩句,佔全詞四分之一篇幅。'溪頭臥剝蓮蓬'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對此,詞人感到由衷的歡喜。 這首詞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字裡行間處處洋溢著作者對農村生活的喜悅&嚮往之情,客觀上反映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生活的憎惡。
這首詞是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