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本站小編帶來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原文及賞析,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宋代: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譯文
客舍前的梅花已經凋殘,溪橋旁新生細柳輕垂,春風踏芳草遠行人躍馬揚鞭。走得越遠離愁越沒有窮盡,像那迢迢不斷的春江之水。
寸寸柔腸痛斷,行行盈淌粉淚,不要登高樓望遠把欄杆憑倚。平坦的草地盡頭就是重重春山,行人還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註釋
候館:迎賓候客之館舍。
草薰:小草散發的清香。薰,香氣侵襲。征轡(pei):行人坐騎的韁繩。轡,韁繩。
迢迢:形容遙遠的樣子。
寸寸柔腸:柔腸寸斷,形容愁苦到極點。
盈盈:淚水充溢眼眶之狀。粉淚:淚水流到臉上,與粉妝和在一起。
危闌:也作「危欄」,高樓上的欄杆。
平蕪:平坦地向前延伸的草地。蕪,草地。
賞析
這首詞是歐陽修詞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詞的賞析。
在婉約派詞人抒寫離情的小令中,這是一首情深意遠、柔婉優美的代表性作品。
上片寫離家遠行的人在旅途中的所見所感。開頭三句是一幅洋溢著春天氣息的溪山行旅圖:旅舍旁的梅花已經開過了,只剩下幾朵殘英,溪橋邊的柳樹剛抽出細嫩的枝葉。暖風吹送著春草的芳香,遠行的人就這美好的環境中搖動馬韁,趕馬行路。梅殘、柳細、草薰、風暖,暗示時令正當仲春。這正是最易使人動情的季節。從「搖征轡」的「搖」字中可以想像行人騎著馬兒顧盼徐行的情景。
融怡明媚的春光,既讓人流連欣賞,卻又容易觸動離愁。開頭三句以實景暗示、烘托離別,而三、四兩句則由麗景轉入對離情的描寫:「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因為所別者是自己深愛的人,所以這離愁便隨著分別時間之久、相隔路程之長越積越多,就像眼前這伴著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樣,來路無窮,去程不盡。此二句即景設喻,即物生情,以水喻愁,寫得自然貼切而又柔美含蓄。
下片寫閨中少婦對陌上遊子的深切思念。「寸寸柔腸,盈盈粉淚。」過片兩對句,由陌上行人轉筆寫樓頭思婦。「柔腸」而說「寸寸」,「粉淚」而說「盈盈」,顯示出女子思緒的纏綿深切。從「迢迢春水」到「寸寸腸」、「盈盈淚」,其間又有一種自然的聯繫。接下來一句「樓高莫近危闌倚」,是行人心裡對淚眼盈盈的閨中人深情的體貼和囑咐,也是思婦既希望登高眺望遊子蹤影又明知徒然的內心掙扎。
最後兩句寫少婦的凝望和想像,是遊子想像閨中人憑高望遠而不見所思之人的情景:展現樓前的,是一片雜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盡頭是隱隱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遠春山之外,渺不可尋。這兩句不但寫出了樓頭思婦凝目遠望、神馳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過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隨著漸行漸遠的徵人飛向天涯。行者不僅想像到居者登高懷遠,而且深入到對方的心靈對自己的追蹤。如此寫來,情意深長而又哀婉欲絕。
此詞由陌上遊子而及樓頭思婦,由實景而及想像,上下片層層遞進,以發散式結構將離愁別恨表達得蕩氣迴腸、意味深長。這種透過一層從對面寫來的手法,帶來了強烈的美感效果。
藝術手法
這首詞是經常為人們所稱道的名篇,寫的是早春南方行旅的離愁。詞的上片寫行人在旅途上的離愁,下片寫想像中家室的離愁,兩地相思,一種情懷,全篇的中心意旨是表現離愁。主要運用了以下四種藝術手法。
以樂寫愁,托物興懷。這種手法運用得很巧妙。詞的上片展現了這樣的鏡頭:一位孤獨的行人,騎著馬兒,離開了候館(旅舍),望著已經凋落的梅花,走過溪上的小橋,拂掠那岸邊的柳絲,迎著東風,踏向那散發著芳香的草地。在這畫面裡,殘梅、細柳和薰草,這些春天裡的典型景物,點綴著候館、溪橋和征途,表現了南方初春融和的氣氛。這首詞以春景寫行旅,以樂景寫離愁,從而得到煩惱倍增的效果。
寓虛,富於聯想,也是這首詞的一個藝術特點。梅、柳、草,實景虛用,虛實結合,不僅表現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而且寄寓了行人的離情別緒。作者從各個角度表現離愁,的確非常耐人尋味,有無窮的韻外之致。
化虛為實,巧於設喻,同樣是本篇重要的藝術手段。「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便是這種寫法。「愁」是一種無形無影的感情。「虛」的離愁,化為「實」的春水;無可感的情緒,化為可感的形象,因而大大加強了藝術效果。
逐層深化,委曲盡情,更是這首詞顯著的藝術特色。整個下片,採用了不同類型的「更進一層」的藝術手法,那深沉的離愁,便被宛轉細膩地表現出來了,感人動情。
整首詞只有五十八個字,但由於巧妙地運用了以樂寫愁、實中寓虛、化虛為實、更進一層等藝術手法,便把離愁表現得淋漓盡致,產生了巨大的藝術魅力,所以成了人們樂於傳誦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