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萬俟詠的《三台·清明應制》,感興趣的讀者和本站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宋代:萬俟詠
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內苑春、不禁過青門,御溝漲、潛通南浦。東風靜、細柳垂金縷。望鳳闕、非煙非霧。好時代、朝野多歡,遍九陌、太平簫鼓。
乍鶯兒百囀斷續,燕子飛來飛去。近綠水、台榭映鞦韆,斗草聚、雙雙游女。餳香更、酒冷踏青路。會暗識、夭桃朱戶。向晚驟、寶馬雕鞍,醉襟惹、亂花飛絮。
正輕寒輕暖漏永,半陰半晴雲暮。禁火天、已是試新妝,歲華到、三分佳處。清明看、漢宮傳蠟炬。散翠煙、飛入槐府。斂兵衛、閶闔門開,住傳宣、又還休務。
譯文
但見那梨花好像還帶著昨夜的月色,海棠花半含著清晨的雨珠。皇家的園囿關不住盎然春色,春光已無拘無束地穿過城門來到郊野,御溝中綠水漾漾,暗暗流出,直達城外的津渡。東風微微,和煦閑靜,垂柳細柔,好似千萬條絲絲金縷。遙望皇宮鳳闕,朦朦朧朧,非煙非霧。正逢太平盛世,朝野上下一片歡娛,京城裡條條大路,到處是昇平歌舞、簫笙鑼鼓。
黃鶯的鳴囀時斷時續,一雙雙燕子飛來飛去。綠水倒映著岸邊的樓閣和鞦韆,相映成趣。成雙成對的游春女子歡快地斗草為戲。酒席被冷落在踏青的路邊,麥芽糖的香氣充滿道路。飲酒的人們到了何處?大概是溜進了藏嬌的門戶。直到傍晚時分,才跨上寶馬雕鞍,飛馳而去,一個個酒氣熏熏,衣襟上沾滿了亂花飛絮。
正當這不寒不暖的節令,夜漏還長;半陰半晴的天氣,已漸黃昏日暮。在這禁火的寒食節,已是人們試穿新裝,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到清明節那天,看宮室裡傳出蠟燭,翠煙縷縷,散入槐樹大院、貴人府第。宮門大開,衛兵也撤了,停止傳詔宣旨,官吏們也停止了公務。
賞析
全詞用賦的鋪張揚厲之筆法極力鋪敘京城清明時節的節序風光,粉飾出一片虛假的太平繁榮景象。詞分上、中、下三片,上片寫宮苑中的春景,由內及外;中片寫郊外之遊,具體描寫鶯歌燕舞、各色人物遊冶歡樂的情形;下片寫貴族宅院中的喜慶景象。
上片寫春到京城,將優美的春景,歸結為「朝野多歡」、「簫鼓」盈衢的「太平氣象」。「見梨花初帶夜月,海棠半含朝雨。」首二句寫景,收入了梨花、海棠、夜月、朝雨這一系列意象,色彩清麗,並未沾染上多少宮廷的富貴氣息。「內苑春」四句寫春意由皇宮內苑延向民間,渲染出一片春意融融的景象。「東風靜」四句,描寫東風拂柳的春日景象和皇宮樓闕的巍峨,烘托出帝王之家的祥和與高貴。東風和煦閑靜,細柳靜靜地垂拂著金黃色的柳絲,遠遠望去,皇宮樓闕金碧輝煌,朦朦縹緲,卻非煙非霧。「好時代」四句全是頌揚之詞,粉飾出一片虛假的太平景象。
中片寫市井之繁華熱鬧。流鶯宛轉,燕子去來,近水台榭映鞦韆,成雙游女戲斗草。賣場攜酒,踏青祭掃,遊人往返不絕,猶有留情於「夭桃朱戶」人家者。仍歸結為貴族子弟縱馬豪飲的遊冶逸興。「乍鶯兒百囀斷續,燕子飛來飛去。」這二句寫鶯歌燕舞,既是對景物的描繪,也象徵著太平盛世的祥和安寧。「近綠水」四句描寫了蕩鞦韆和斗百草兩種遊戲場面,姑娘們的嬉耍在無形之中為春天增添了不少美色。「餳香更」四句描寫了踏青路上的熱鬧景象,暗示了這也正是青年男女們戀愛的季節。「向晚驟、寶馬雕鞍,醉襟惹、亂花飛絮。」中片歇拍二句描寫了富貴子弟的狂飲醉歸,暗襯出一派醉生夢死的承平景象。
下片借寒食清明習俗禁火,宮中以蠟燭分賜近臣,及弛禁開門,住宣休務等事,寫皇上降恩,與百僚同樂,以此頌聖。「正輕寒輕暖漏永,半陰半晴雲暮。」這二句交待了天氣和節候特徵,暗示天下風調雨順,人心舒暢。「禁火天」描寫了民間「試新妝」的喜氣,呈現出一派萬象更新的可喜氣象。「清明看」四句,描寫了宮廷傳蠟燭「燃薪火」的盛況,進一步渲染了萬象更新的盛世氣象。「斂兵衛」四句描寫了節日裡皇宮朝廷的安寧氣象,「斂兵衛」而洞開宮廷大門,具體印證了前面的「太平」;「又還休務」則是對「朝野多歡」的一個總的收束。全詞也在這樣一片太平祥和的氛圍中戛然而止。
統觀全篇,是一種竭力羅列鋪陳的賦體寫法。比之於出自真情實感的抒情詞作來,其文與價值或要遜色得多,但就當時文學現象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詩詞體式「應制體」來看,也還是寫得比較成功的,故得到一些評詞者的讚許。全詞鋪敘勾勒,脈絡清晰,層次分明,處處照應;語言雅潔富麗,修飾精工自然,既具音律美,又具意境美。
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宋徽宗時萬俟詠任大晟府樂官時奉皇帝之命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