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臨江仙》,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陳克,字子高,自號赤城居士,兩宋之際人。
陳克少隨父陳貽序宦學四方,早年為敕令所刪定官,後闢為右承事郎都督府準備差遣。
宋高宗紹興五年,兵部尚書呂祉抗金,陳克隨軍隊北上。
紹興七年,隨呂祉去廬州收編王德、酈瓊的部隊。結果呂祉被殺,王德、酈瓊的部隊叛變,叛軍要陳克屈膝,陳克厲聲答曰:吾為宋臣,學忠信之道,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不幸被「積薪焚死」,臨死時仍「罵不絕口,聲如雷震」,時人稱「國士」。
陳克能詩,風格近溫庭筠、韋莊。清代著名學者李慈銘在越縵堂讀書記評其詩文:
在北宋諸家中,可與永叔、子野抗衡一代,雖所傳不多,吾浙江稱此事者,莫之先也。
清人陳廷焯說:
陳子高詞婉雅閒麗,暗合溫、韋之旨,晁無咎、萬俟雅言等遠不逮也。
今天分享的就是他的代表作,全詞如下: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塵直到江城。歲華銷盡客心驚。疏髯渾似雪,衰涕欲生冰。送老薤鹽何處是,我緣應在吳興。故人相望若為情。別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燈。
陳克作此詞時,距離北宋滅亡已經有八年時間。當時,南宋以建康為都城,偏安於南方。
陳克有感於國事衰微,自己一腔壯志無處施展,因而寫下了這首臨江仙。
上片意思是說:
十年了,國家的兵禍還是沒有盡頭。金人的侵略,前幾年都已經深入到南京了。我客居在他鄉的日子已經很久,年華已經老去,一想起這,我就心中黯然。我這一把稀疏的鬍子,已經變得雪一樣白了,枯澀的淚水,也是像冰一樣的冷。
從金兵南下攻打宋朝,到作者寫這首詩,已經十年之久。十年時間倏忽而逝,而作者只能眼睜睜看著時光流逝,卻報國無望,國事日漸頹廢。只能玩弄筆墨,借此表達因國事而涕淚不止的憂慮之情。
下片意思是說:
哪裡該是我隱居的地方?我想應該去昊興吧,可是,又怕這裡的朋友們思念我。到那時啊,友人只有獨個面對深夜的淒雨,屋子的小窗上,燈火映著孤單的身影。
深夜的細雨、窗燈、孤影、別愁,共同構成一幅淒迷傷感的別後思念圖。作者不寫自己別後如何思念故人,卻反過來想像故人如何思念自己。故人於今獨處無侶,實際上也是作者在寫自己的孤苦處境。
這首詞從開篇對國家興亡的憂慮,收結到深夜孤燈下的身影中,多少無奈與淒涼都蘊涵於其中。
相關內容: 陳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