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哪個學派,其實很多的人還是比較關心的。在很久以前,荀子的祖輩們,是來自春秋時期的一個諸侯國,那個國家的名字叫做荀國,而荀子的祖輩們在晉國時候也做過將軍,後來改名為中姓氏。而到了後代荀子的族人為了避難又改為了荀氏。因為荀子的一些思想,所以讓荀子成為了流芳百世的人物。
說起荀子,相信很多的人都知道荀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主要人物,也就是說荀子是儒家學派的,在那個時候也是一名優秀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不管在何時,所發表的任何言論,到了後世都成為了讓人所學習的榜樣。
在荀子的觀點裡面,有一些觀點是靠近唯物主義思想的,他反對天命學說,他覺得人定可以勝天,上天的預警,根本都是不重要的,只有人為的因素可以改變自己的現狀和自己的命運。
所以在這個主張上,很多的人也對於他的主張感覺到奇怪,但是到了後來,這樣的主張其實也是被認可的。這也成為了儒家學派中比較重要的主張之一。當然荀子也有其他的主張,這些都成為儒家學派的經典,讓很多的人在提到這些主張的時候,都會想起荀子就是儒家學派的人物。
不管怎麼說,荀子都在儒家學派中具有著重要地位的,對儒家學派中的發展也做出較大的貢獻,也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儒家的發展。
荀子大略主要內容是什麼
荀子出生於公元前313年,死於公元前238年,是戰國時期的趙國人。荀子的大略主要講的是人的善惡觀念,嘴巴上講講善與惡是容易的,問題的關鍵是看行動,哪怕善事再小也要去完成,惡事再小也不能去做。
荀子小時候非常的聰敏,在荀子10歲的時候就有神童的稱號,學問很好、長大後遊歷過許多的國家曾經到過燕國,不過很可惜荀子沒有被燕國的君王賞識。到了荀子50歲的時候,齊國的君王張榜要招賢才,許多人都紛紛趕往齊國,荀子也被吸引前往齊國。
荀子在齊國住了很長的時間,一直受到齊王的尊敬,荀子在齊國當了齊國的顧問。關於荀子大略的觀點也在齊國傳播開來。由於荀子一直受到齊王的賞識遭到很多人的眼紅,還到處說荀子的壞話,誰知道這些話卻傳到了齊王的耳朵裡,因此齊王開始慢慢疏遠了荀子。
荀子看到這樣的情況便離開了齊國。這時荀子都已經81歲了。荀子聽說楚國在招賢才,荀子便決定去楚國。楚國的春申君聽說過荀子,便讓他在楚國當了蘭陵令。但是沒想到荀子去到了楚國還是有人在說他的壞話,春申君被這話蠱惑了,後來春申君辭退了荀子。
荀子去到秦國見了秦國的君王。而此時的秦王正想攻打天下,對荀子對他講的道理一點也聽不進去,荀子心灰意冷只好回到了趙國。春申君趕走了荀子便心生悔意,就派人到趙國去請荀子回來。荀子拗不過春申君的好意,便又回到了楚國當官。春申君死後,荀子也90多歲了,就辭官退隱了。
荀子勸學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學習是一條永無止境的道路,只有不斷地加以學習,自己才可以變成優秀的人。而荀子勸學講的也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很多的時候。我們不登上高山是永遠都不知道高山有多高的,正如我們不去看看大海,永遠都不知道大海有多深一般。
荀子說,在平時學習的時候,就應該要做到廣泛地學習,不管是直線的木材還是彎曲的車輪,其實都是有著一個過程的,並不是說無緣無故而存在的,有些木材其實也可以像圓形一般,不管是經歷了多少的歲月,終究是如此,可是有些木材卻經過了歷練,總是可以變傢俱良品。這就是一個區別。
所以,在平時應該要懂得不斷地對自己加以反省,告訴自己,應該要隨時保持一顆向高處看的心,讓自己最終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管在什麼時候,借助什麼樣的工具,其實歷練的過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一開始就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也不要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人都是有變得優秀的潛質的,而這一切就是需要一個過程而已,你需要給自己充足地信心,讓自己腳下的步伐邁得更遠。而學習也是如此的。要相信,不管是什麼事情,只要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就一定可以成功!
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是要學習荀子說的精神,別輕易地放棄自己,在堅定不移的步伐下才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條大路,並且才能夠讓自己變成優秀的人。
荀子的圖片是荀子原來的面貌嗎
荀子思想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人們為了紀念他,一代代畫他的像。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圖片就由他的畫像製成。之所以人們畫出他的像,是告訴大家這個就是荀子,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思想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深刻的變革。
荀子的圖片是荀子原來的面貌嗎,歷史已經久遠,是否本人是不是這個樣子已經沒有辦法考證。但這個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站在他的畫像面前,看著他的眼睛,仔細聽他要對我們說什麼?看著荀子的圖片,那雙眼睛活靈活現,嘴在微微的笑著,彷彿在說:「朋友你來看我了嗎?我已經去世很久了,你看見我寫的書籍了嗎?
希望你可以好好閱讀,早已長眠地下的我,是真的希望萬家和睦,再也沒有戰爭。」荀子堅定的目光,彷彿在說人就是要有勇氣面對困難,瞭解自己,有困難不怨天不怨地,懂得在逆境中奮力抗爭,所有的逆境都將逆轉。
荀子的像是為了紀念這個曾經來到世間的人,他並不知道自己的畫像可以流傳這麼遠,當時的他只想把自己想說的說出來,想做的做出來,希望給當時的人和後代的人有所幫助。
有一張圖片荀子拿著一卷書,應該是用布寫的吧,彷彿在告訴我們讀書的重要性,在勸學中講出了一定要多看書。後天學習非常重要,學習並沒什麼捷徑,要用心堅持下去,不要不求解釋的死記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