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回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得到老師誇獎最多的學生,也是追隨孔子時間最長的學生,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賢之首,孔子毫不吝惜的將「仁」和「賢」歸於顏回,可以說評價之高在其弟子中是絕無僅有的,顏回也得到了歷代的統治者的推崇,顏回雖然是生前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成績,死後卻是榮寵萬千,讓人慨歎。
顏回首先是一個仁德的人,是一個賢德的人,但是無論是仁德還是賢德都是比較大的一個詞語,可以根據一些小事來看其具體的表現,來總結其品質。首先是知錯就改,顏回輸冠就講述了顏回對孔子產生了誤會,但是知道自己錯了之後,顏回立即對孔子跪拜認錯,可見其知錯能改,同時孔子評價顏回「不貳過」也說明了顏回知錯能改。
另外顏回還是一個尊師重道的人,顏回對孔子的評價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可見其對孔子的崇拜之情,也可以見其對孔子是尊重的,對知識的學習是刻苦的。
顏回死後孔子大哭,說,再也沒有像顏回那樣的學生了,顏回是最好學的學生。並且孔子還評價顏回說,講學的時候顏回總是沉默寡言,以為他很愚笨,但是後來發現顏回不僅僅能夠理解孔子的精神,還能夠發揮運用。從這裡可以看出顏回是一個非常好學的學生,並且具有非常高的天賦。
評價顏回的最著名的一句話現在經常還在人們的口頭上傳播的就是孔子說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顏回的生活清貧,但是卻能夠做到安貧樂道,不會因為貧困而煩惱,而不愉快。
最後總結一下,顏回是一個稱得上是一代大儒的人,是稱得上「復聖」稱號的人,其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賢德、仁德的人。
歷史上的顏回究竟是誰
顏回,孔子的學生,生於公元前521年,卒於公元前481年,字子淵,又稱為顏淵,春秋末期魯國曲阜人,也就是今天的山東省曲阜,是所有弟子中孔子評價最高的弟子,不僅僅稱讚顏回「好學」,而且還以「仁人」相許,歷代的文人和統治者也對顏回推崇有加,顏回生前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生活潦倒,死後卻榮寵萬千,不禁讓人感歎。
顏回,十四歲的時候拜孔子為師,入門開始學習,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漢代之後被列為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之首,在祭祀孔子的時候顏回配享。顏回在孔子處學習了六年,學業就基本上已經完成了,但是出於對孔子的崇拜,也出於「好學」,顏回一直追隨著孔子。
在其學業完成之後,公元前503年顏回十九歲,已經到了應該婚配的年齡了,於是經過媒人的牽線,顏回要去宋國求娶戴氏,所以顏回西遊到了衛國,通過衛國再到宋國去娶親,二十歲的時候與戴氏完婚,二十一歲生下兒子顏歆。
顏回在成家之後仍然追隨著孔子,公元前497年,顏回跟著孔子去周遊列國,尋找自己的學說可以實現的國度,但是在那個刀光劍影戰亂紛紛的年代,孔子的學說不能被接受,所以孔子的宣傳雖然使得其思想為世人所知,但是卻不能被當權者接納施行。
周遊列國的時候孔子被困在陳、蔡之間,很多弟子對孔子的學說產生了懷疑,只有顏回堅定的相信老師的學說。孔子喟歎:「有是哉,顏氏之子!」可見對顏回是非常欣賞的。
跟著孔子周遊列國並沒有找到能夠實現孔子政治理想的地方,公元前483年,顏回跟隨孔子回到魯國,為了能夠有些收入養家,顏回開堂講學,形成了自己的一個流派,這便是顏氏之儒,是孔子之後儒家八派中的一派。
魯定公問於顏回曰的故事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門生,是一代大儒,顏回可以說是得到了孔子的真傳的,而且顏回非常的聰明,可以說顏回是智慧與賢德並存的一個人,這樣一個人看問題的時候非常的透徹,能夠看到別人所不能看到的問題,雖然這是一個優點,但是對於不瞭解顏回的人來說也比較容易產生誤會,下面這則小故事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孔子家語-顏回》就講述了這樣的故事。魯定公有一次問顏回,你聽說過東野畢擅長馭馬嗎?顏回說,聽說過,但是他的馬會很快逃走。魯定公聽了很不高興,對左右的人說,君子也會陷害別人。過了幾天,東野畢的馬真的逃走了,魯定公聽了之後,非常震撼,趕緊把顏回找去,問,你怎麼知道東野畢的馬會逃走?顏回說,馭馬其實與治國是相同的道理,舜善於治國,從來不窮盡民力,造父擅長馭馬,從來不窮盡馬力,但是東野畢馭馬的時候總是窮盡馬力,並且還苛求於馬,所以馬一定會逃走的。魯定公聽了覺得意猶未盡,要求顏回再多說一些,顏回說,馬急了就會逃跑,人急了就會反叛,所以治理國家一定不能窮盡民力,沒有聽過人民過的不好而國家沒有危險的事情。魯定公將這件事告訴了孔子,孔子說,這就是顏回,不值得去誇獎。
通過這則故事我們可以看到顏回的思想是多麼的深邃,可見孔子對於自己的弟子是多麼的瞭解,顏回真的可以用大智若愚來形容。
顏回之樂是什麼
顏回是孔子的七十二賢弟子之首,孔子對其經常是大加讚賞,無論如何這個人肯定不是一個傻子,但從現代人的角度來看顏回卻是有點傻氣與愚笨的嫌疑,甚至連孔子也曾經產生懷疑。顏回之所以被那麼多人推崇備至,是一定有其長處的,有人說看一個人的品質只需要看其喜歡什麼就可以了,那麼我們現在來看看顏回到底喜歡什麼。
顏回一生都沒有做過官,其一生可以說都在孔子的身邊度過的,一生之中從十三歲入學,到38歲離開孔子自己辦學,可以說兩個人在一起長達25年,可以說彼此是非常瞭解的,孔子評價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人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用現代人的眼光看,顏回的物質條件是這樣的貧瘠,可以說甚至是不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顏回還在樂什麼呢?個人認為顏回是樂在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那麼顏回喜歡什麼呢?我覺得顏回是喜歡追隨孔子,因為追隨孔子可以讓其每天都可以有所收穫。史書記載,顏回入學六年的時候學業已經基本完成,那麼再追隨著老師還有什麼意義呢?但是孔子的思想體系是博大精深的,顏回是完全意識到這一點的,顏回這樣評價自己的老師「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意思就是說孔子的學問是博大精深的,自己越是研究就越是著迷,越是覺得不能追上自己的老師。可見顏回對孔子思想體系的癡迷程度。
一個人總是要有一個喜好的,顏回喜好的就是研究孔子的儒家思想,就像是現在的很多人癡迷於網絡遊戲一樣,即使是不吃不喝甚至不睡,只要是能夠遊戲就好。我想顏回肯定也像癡迷網絡遊戲的人一樣癡迷上了孔子的思想,所以顏回之樂就是能夠研究儒家的思想,就是可以追隨自己的老師。
歷史上顏回是怎麼死的
顏回是孔子門生中最得意的弟子,這樣說一點都不為過,雖然顏回沒有做過官,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業績,但是其一生都是在踐行著孔子的儒家思想,可以說是儒家思想的最忠實的擁護者。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只是在這個世界上走了短短的四十載就告別了這個他熱愛著的世界,讓人不禁唏噓。
要想知道顏回是怎麼死的,就需要瞭解一下顏回的家庭,顏回也出生在貴族家庭,但是在春秋的末期,貴族的權利已經被大大的削弱,顏回的父親顏路正是沒落的貴族,家中只有幾十畝薄田,對於生產力非常低下的那個時代來說,這幾十畝薄田完全不能承擔貴族的日常開支需要,所以顏回的生活是貧苦的。顏回的一生都不曾做官,一直最隨著孔子,直到顏回三十八歲的時候才跟著孔子結束了周遊列國回到魯國,這個時候家中的父母均已年邁,生活的重擔就落到了顏回的身上,顏回選擇了講學。顏回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過著「一簞食一瓢飲,身在陋巷,回也不改其樂」的生活,精神生活是豐富的,但是物質的貧乏讓顏回的健康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身體出現狀況也就是在所難免的。
再者,顏回覺得孔子的思想是「仰之彌高,鑽之彌堅」,學習是無止境的,顏回一直以來就沒有間斷了學習,艱苦的學習讓顏回的身體也出現了太多的不支,艱苦的生活、辛苦的學習讓顏回的健康每況愈下,剛剛年至不惑,顏回就去世了。
顏回,生於公元前521,卒於公元前481,短短的四十載,留下的思想卻光耀千秋。
顏回坐忘是個怎樣的故事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位列七十二賢之首,顏回一生都在追隨孔子,而孔子對顏回的感情也超越了一般的師徒關係,兩個人可以說是心智相通的忘年交也不為過。能夠入得了孔子的法眼,顏回可以說絕非平庸之輩,顏回的思想境界是非常高的,不僅僅可以將孔子的思想吃透,還能夠活學活用,可以說天分是非常高的。
《莊子-大宗師》記載了關於顏回的一個小故事,一次顏回跑來對孔子說,我進步了,老師,孔子問,怎麼進步了?顏回說,我忘記仁義了。孔子說,好是好,不過還不夠。過了一段時間顏回又跑來跟孔子說,老師,我又進步了。孔子問,怎麼進步了?顏回說,我忘記禮樂了。孔子說,還不夠。又過了一段時間,顏回再次來找孔子還是說自己又進步了,孔子又問是怎麼進步了,顏回說,這次我「坐忘」了。孔子非常驚歎,問,你是怎麼樣「坐忘」的?顏回答道,整個身體感覺到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將自身的一切完全的忘卻,感覺到自己與整個世界相通,與清靜融合。我覺得這就是「坐忘」。孔子感歎道,與道相通就不會出現任何的分別與喜好,與大道一起變化就不會出現任何的障礙,顏回你真是一個大賢啊,我也願意跟你一起「坐忘」。
從這則小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顏回真的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已經能夠不受到任何的約束,不會受到任何的個人喜好的影響,因為其本身就是仁義,本身就是禮樂,這些東西完全已經內化成為了顏回的精神境界,所以再也感受不到其約束力,自己所表現出來的一切都是本身的需要,都是最自然地,毫無矯飾的。「坐忘」的境界我想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難以做到的,當然,尚未經過教育的兒童最接近那種境界,可是兒童總會長大,要想終生保持也是非常困難的。
相關內容: 顏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