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至少到今天為止,對曹雪芹生平家世的考證,仍然很難拿出讓人完全信服的證據。
現在坊間流行的曹雪芹生平,大多出自胡適考證,人們多已熟知,說曹雪芹是漢軍旗人,曾祖父曹璽曾任江寧織造,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後任江寧織造,受康熙寵信。曹寅之子曹顒、曹兆頁也先後繼任江寧織造。曹雪芹自幼在南京長大,後曹兆頁 因織造虧空案被革職抄家下獄,曹雪芹才隨全家遷回北京,住在北京蒜市口,自此曹家一蹶不振。曹雪芹中年窮至居於北京西郊,舉家食粥。其實,即便是以上這些曹雪芹的生平,仍存在大量爭議。其他的,關於他的祖籍、他的父親、他的生卒年月、他葬在哪裡等,更是有多種說法,由於都缺乏直接佐證,多屬於猜測想像。周汝昌1948年編過一份《曹雪芹生平簡表》,胡適當年對此很不以為然。但隨著周汝昌出版《紅樓夢新證》,確立了他紅學權威的地位,這份年表也成為大家對曹雪芹生平家世考證的依據。
首先關於他的生年,周汝昌認為曹雪芹生於雍正二年(1724)。他的推理基礎,是敦誠《挽曹雪芹》一詩中「四十年華付杳冥」,也就是曹雪芹是四十歲而亡的,此詩寫於1764年,倒推過來便是1724年。若認同這個說法,有很多自相矛盾處。如曹兆頁 獲罪回京是有史料認定的,為1728年,那意味著曹雪芹4歲便遭遇家庭變故,不用我來分析,你認為一個兒童對大觀園會有怎樣的記憶?《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出現清抄定本是在1754年,這樣算來,曹雪芹當時只有30歲。《石頭記》開場詩稱:「字字看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加上脂硯齋評點時間,那意味著曹雪芹20歲前就開始寫《紅樓夢》了。不用仔細分析,很難想像一個不到20歲的小伙子能開始構思如此博大精深的作品,並對皇家禮儀和官場黑暗有如此深的瞭解。
還有一種說法是曹雪芹生於康熙五十四年(1715)。依據是張宜泉在《傷芹溪居士》詩中有注「年未五旬而卒」,既然卒年已定,倒推過來便是1715年。恰好曹兆頁 康熙五十四年在奏章中稱,自己的嫂子馬氏懷孕七月,於是曹雪芹便成了曹顒的遺腹子。胡適、周汝昌等考證曹雪芹的父親是曹兆頁 ,也就變成了他的叔父。有學者發現曹寅家族留下的族譜,據族譜記錄,曹寅的孫子輩只有名為「曹天祐」一人。這份族譜修成於1744年,其中的記錄是「曹天祐,現任州同」,州同是當年的從六品官。顯然這個從六品官員,又與曹雪芹常「舉家食粥酒常賒」處境不符。
舉這些例子,只是想說明,對於曹雪芹的生平遭遇,當下的所有考證多停留在猜測與想像階段,並沒有任何讓人信服的證據,證明曹雪芹一定是曹寅家族的後代,他的父親一定是曹顒或曹兆頁 。這一點如果無法證明,所有關於作者的考證也就成了無源之水。有人提出一個有力證據便是,如果曹雪芹是曹寅的後人的話,按作者修養,至少在書中會對此字有所避諱,然而書中不僅不避諱此字,卻有拿「寅」字開玩笑的段子,小說中借薛蟠之口先是把「唐寅」二字念為「庚黃」,此後又說「誰知他是『糖銀』是『果銀』的」,這在當時顯然是不可想像的。
《紅樓夢》肯定有作者,但這個曹雪芹是不是曹寅的後代,是不是敦誠、張宜泉那個好友詩人曹雪芹,或像《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一樣,只是一個毫無根源的筆名,到目前為止都無法確切地認定。至少到今天為止,對曹雪芹生平家世的考證,仍然很難拿出讓人完全信服的證據。馮其庸說《紅樓夢》還可「再研究一千年」,除了說其複雜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作者的史料實在太少了。
相關內容: 曹雪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