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繼屈原之後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世譽為「詩仙」。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李白所作的《清平調·其一》吧。
李白的才華無可否認,一部《李太白集》把後世之人壓得喘不過氣來。然而對於後世所流傳的那些故事,總覺得過於荒唐。
文字是非常怪誕的存在,當它與作者脫離而別之後,便難以逃脫他人的解釋;其後的是非得失,已經完全與作者本人無關。
比如李白的自述《上安州裴長史書》,其生之艱辛,難免與其給人的灑脫、豪爽、英氣勃勃的形象難以重合。
人生經歷那麼長遠,每個人都會有苟且於世事的時候;可以說是為了虛無的抱負,可以是為了莫名的利祿,更可以是為了風騷的情懷……
比如天寶二年(743年)的李白。
進入天寶年間,李白正處於「四十不惑」之年,經過一番努力,他得到酒友賀知章的推薦,被唐玄宗賜了一個翰林待詔。
所謂的「翰林待詔」,就是相當於皇室的文娛委員,不過就是陪皇帝玩樂的御用文人,對皇帝感興趣的事物來一下詩以記之,歌以頌之。
話說這年暮春,御花園的花開了,有人說是牡丹,有人說是芍葯,難道這兩種花這麼不好區分嗎?好吧,反正是花開了。
唐玄宗據說騎著他的照夜獅子白,楊貴妃坐著玉輦,帶著一幫子宮廷音樂人,要去辦一場「唐朝新聲音」。
著名音樂人李龜年指揮樂隊,剛開嗓子喲呵了幾句,還沒扯開喉嚨呢,就被唐玄宗叫停。
既然是「唐朝新聲音」怎麼能夠唱如此舊曲兒?來呀,去把李白給我叫來,讓他給朕新寫幾個曲子聽聽。
李白是有抱負的,原本以為通過結識唐玄宗,能夠得到賞識,放下去做個官當當,用來施展一二,可惜沒有想到,天天被困於宮內,搞些子解悶逗樂子的事情。
他心煩啦,所以本性暴露,又開始買醉了。
李龜年來叫他的時候,他正喝的上頭呢。可是沒辦法,皇帝詔呢,趕緊去吧。
不知是李白在搖晃,還是當時的那個世界在開始搖晃之中。
趁著酒興,李白揮毫草就三首《清平調》,李龜年這一唱,果然效果明顯:唐玄宗高興,楊貴妃高興,所有在場的人都高興,因為皇帝高興了,所以大家都高興,必須的。
清平調·其一
[唐]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首句「雲想衣裳花想容」。
表面上來看,意思為:看到燦爛的雲霞,想到她華麗的錦繡衣裳;看到美麗的花朵,想到她嬌艷動人的容貌。
用「雲」,用「花」來形容麗人之美,李白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後一個,那麼為什麼此句詩會如此更得人心,讓人喜歡呢?
就這一句,其實就別具匠心,可以感覺出李白與普通詩人的巨大區別。
此句的「想」是關鍵所在,造成兩個層面的理解。第一層,用衣飾像雲霞和容貌像花朵,分別描寫出楊貴妃的衣飾的華麗和容貌的嬌艷。這只是淺層次上的。
第二層,兩個「想」字的運用,給人造成一種錯覺上的審美觀。猛然看去,把雲和花都擬人化,明明是人看到雲和花的心理特徵,因為「想」字的妙用,反而以為是雲和花看到了楊貴妃的美貌而產生羨慕之情。
雲也想要楊貴妃那樣華麗的衣裳,花也想要楊貴妃那樣嬌艷的容貌啊!
次句「春風拂檻露華濃」。
溫和的春風吹了過來,輕輕拂過玉石欄杆,麗人斜倚,酒上玉面,彷彿得到露水滋潤過的花朵,愈發顯得嬌美動人,風華妖冶。
有人解釋,說什麼此處以露水喻恩澤,表現楊貴妃被唐玄宗寵愛,實在是有些牽強,大概是尋章摘句式的註釋吧。
最後兩句「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群玉山,在《穆天子傳》卷二中釋曰:「天子北征,東還,乃循黑水。癸巳,至於群玉之山。」根據《山海經·西山經》所記,此山乃是西王母所居之地。
瑤台,原是美玉砌的樓台,後來多指神仙居處。晉朝王嘉在《拾遺記·崑崙山》中記:「傍有瑤台十二,各廣千步,皆五色玉為台基。」
如此國色天香,除非群玉山上的那些仙女,或者瑤台樓閣裡的神女,人間女子哪裡能夠相提並論,也只有在哪些傳說中的地方才能看到如此絕色佳人呀。
這首詩前兩句通過對雲、花、風等物的精緻描寫,以此襯托楊貴妃的美貌,後面兩句水到渠成,暗地裡輕拍了一下楊貴妃,把她比作了仙女似的人物。
雖然這聲「唐朝新聲音」晚會取得了圓滿成功,但是正像杜甫所寫那樣: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寫完《清平調》三首曲子之後,沒多久,散漫自由慣了的李白,便因多方緣由被唐玄宗「賜金放回」。
也幸好如此,天性愛自由的「謫仙」似的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正好可以「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再見,長安!
相關內容: 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