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太原早秋》:注重文題相映,頷聯運用鑲嵌的修辭手法

李白《太原早秋》:注重文題相映,頷聯運用鑲嵌的修辭手法

李白《太原早秋》:注重文題相映,頷聯運用鑲嵌的修辭手法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李白的《太原早秋》,一起來看看吧!

太原早秋

李白〔唐代〕

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雲色渡河秋。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這首詩通過對早秋自然環境的描寫,表現了詩人羈旅他鄉,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自己的家鄉河親人,以及渴望歸鄉的急切心情。這首詩設喻新奇巧妙,結構嚴整,感情真摯,格調高遠。

首聯「歲落眾芳歇,時當大伙流」。「眾芳歇」中「芳」指花,就是說很多的花兒已經凋落了。在自然界中,花草之類,逢春而榮,遇秋而衰,這是自然規律。「大火」指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也就是「心宿星」,居於正南,「流」指向下行,這裡點出了時至七月了。詩歌開頭兩句借自然景物含蓄地表明了詩歌所描寫的季節——早秋。從律詩的結構來說,這一聯是起。

接著進入頷聯,承接首聯的「早秋」。「霜威出塞早,雲色渡河秋。」 「威」就是威力、威風,在此指秋霜很濃。「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塞」指邊塞。「河」指黃河。這兩句直接描寫了太原早秋的自然氣候。特別要注意的是詩人為了更好地表現太原自然地理條件的特點,除了用詞語描寫外,詩人還運用了鑲嵌的修辭手法,也就是在兩句末鑲嵌了「早」、「秋」兩字,巧妙點題。

所謂鑲嵌的修辭手法,譚永祥教授在《漢語修辭美學》中說過:「將特定的字、詞鑲嵌在特定的文句中,以便收到多種表達效果,這種修辭手法叫『鑲嵌』。」同時又說:「將特定的字、詞置於句首或句尾者叫『鑲』,置於句中者叫『嵌』。」這種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不但具有突出和強調意義的作用,而且在是文章增強趣味性和視覺的感染性。在這首詩歌中,標題中「早秋」在詩句中得到形式和內容上的照應,而且把兩句通過「早」和「秋」聯繫起來,不但強調了詩人所描繪的「早秋」景色特點,而且在形式上得到相照應,形成對偶,使之構成一個完整的整體。

進入頸聯,這一聯轉寫作者自己。「夢」指作者的歸鄉之夢,「邊城」指太原。對於一個遠行在外作客他鄉的遊子來說,一到夜晚「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思歸之情悠然而生,但是這個願望不能馬上實現,只能繞著邊城的月亮來旋轉。「故國」指故鄉。雖然歸家的願望不能立即實現,但是卻歸心似箭,詩人的那顆心早已飛回了故鄉的家園。

尾聯是合。「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悠悠」就是本是憂鬱的意思,但也有情悠悠,思悠悠之意。同時,聯繫上一句「思歸若汾水」來看,「悠悠」也有綿延不斷的意思。這兩句的意思是說,我思念歸家之情時時刻刻縈繞心頭,就如同汾河水一樣,沒有一天斷絕過啊。以水喻情,這是古代詩歌中常用的方法,也是「流水」這一意象所蘊含的意義之一。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張說的「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李白的「孤帆遠影碧山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在這首詩裡,詩人為了強調自己的「思歸」之情的深遠,也通過日夜不停的汾河水不停流淌為喻,形象而生動地表現出了自己日夜思歸的情懷。

在藝術手法上,這首詩注重了文題相映,特別是在頷聯運用鑲嵌的修辭手法,在兩句的末尾分別用了「早」、「秋」兩個字,匠心獨運地點題並照應詩題。其次,後兩句運用了明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把抽像的思歸之情形象化,以水喻情,連綿不斷,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思歸不斷的情懷。

相關內容: 李白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李白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