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伯族飲食文化
錫伯族作為我國古老的民族,他們是較早從事農業生產的一個民族。因為其地理、氣候因素的影響,所以形成了現在錫伯族這樣別具特色的飲食文化。
新疆錫伯族的飲食與其民族傳統、居住環境等息息相關,有強烈的民族色彩,既保留了本民族的習慣,又吸收了周邊民族的精華,形成了別具特色的飲食文化。《錫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和《錫伯族歷史與文化》等書都專辟章節介紹錫伯族的飲食。
錫伯族在日常生活中喜食麵食。發麵餅在錫伯語中為「發拉哈額分」,又稱「錫伯大餅」,錫伯族人幾乎每天都要吃。這種餅用麵粉、鹼面和水製成,在鍋中烙出來,一般直徑在三四十厘米,厚度約一厘米,帶有烙制花紋的叫做「天」,另一面則是「地」。這種餅的吃法很講究,食用時必須「天」朝上、「地」朝下,掰成四塊,體現了錫伯族的天地觀念和民族習慣。
錫伯族人開的飯店一般都有「錫伯大餅」,很受歡迎,在一些地方甚至是「限量」銷售。如果不是去得早或提前預定,很難買到。在察縣,記者就無緣品嚐,只能通過圖片和他人介紹來瞭解這一美食。
除了「錫伯大餅」,全羊席是錫伯族最具特色的肉類菜餚。全羊席的錫伯語為「莫爾雪克」,意為「盛在碗裡的菜餚」。2009年,全羊席作為傳統技藝類被列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二批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主要用料為羊的心、肝、肺、大腸、舌、血等,共12道菜,做法考究,風味獨特。如有尊貴客人來訪,錫伯族殺羊做成豐盛的全羊席來款待。
在察縣,還能吃到一種有特色的「花花菜」,錫伯語為「哈吐渾雪克」。這是一種錫伯族人過冬醃製的鹹菜,用韭菜、青椒、紅椒、胡蘿蔔、芹菜等各色蔬菜切絲做成,清淡爽口,營養豐富,是錫伯族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餚。
據記載,東北地區的錫伯族以小麥、大米、玉米、高粱為主食,喜歡蒸饃、發麵餅子、麵條、高粱米飯、韭菜合子、南瓜蒸餃等。在秋季常常撒網捕魚做成最具民族風味的魚湯高粱米飯,冬季喝油茶,打野味。過年時,錫伯族家家殺豬做「血拌豬肉」、「全蒸豬仔」。新疆的錫伯族除保留了錫伯族的飯食傳統之外,受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民族的影響,也喜歡吃抓飯、囊、手抓肉,喝用羊雜碎做成的湯。
此外,錫伯族食品還有二湯麵、韭菜餅、薩斯坦(雜燴菜)等,樣式豐富,口味特殊。作為錫伯族非物質文化的組成部分,既實用又有情趣,別具風格。
相關內容: 錫伯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