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出自《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關於嘔心瀝血的歷史典故,一起來看看吧!
【出處】(唐代)李商隱《李長吉小傳》。
【釋義】嘔:吐;瀝:一滴一滴。消耗了太多的心思,以至於好像要把心嘔出來,還滴著血一樣。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盡心思。
【歷史典故】
唐代是我國古典詩歌發展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詩人輩出。「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這些都是我們所熟知的唐代詩人,除此之外,還 有很多有名的詩人都在這一時期誕生,李賀便是其中一位。
李賀,字長吉,福昌人。他天資聰穎,7歲就開始寫詩做文章,才華橫溢。成年後,他一心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從來沒有得志過,只好把這苦悶的心情傾注在詩歌的創作上。
李賀做詩注重到現實生活中去尋找素材。他每次外出,都讓書僮背一個袋子,只要一有靈感,想出幾句好詩,他就馬上記下來,然後放進書僮背的袋子裡,等回到家後,再重新整理。每次看到他這樣,母親總是心疼地說:「我的兒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寫詩上了,,真是要把心血都嘔出來才罷休啊!」
李賀在他短暫的26年的人生中,留下了兩百餘首詩,這些是他用畢生的心血凝成的,後世稱他為「詩鬼」。
【成長心語】
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太多的事情,之所以做不到,並非它有多難,而是我們以為自己做不到,所以無法成功。與其期盼無望的東西,不如以自己的能力去創造自己想要的,這樣更現實一些。如果想要記住更多的單詞,不妨隨身帶一個單詞本,有空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如果想要閱讀更多的書籍,不妨隨身帶一本書,有空的時候就拿出來翻一翻;如果想要從生活中獲得更多的靈感,不妨學學李賀,隨身帶一個本子,將自己看到和想到的隨時記錄下來……如此的積累,比起李賀的嘔心瀝血要輕鬆得多,卻也同樣可以換來不尋常的成果。
相關內容: 歷史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