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拼音是zhāo qin mu chǔ,意思是戰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常作戰。有的諸侯小國為了保證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時而傾向楚。出自《雞肋集·北渚亭賦》。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帶來歷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春秋戰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常作戰。有的諸侯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時而傾向楚。朝秦暮楚比喻人反覆無常,沒有原則。亦比喻行蹤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關埡位於湖北省的竹溪蔣家堰鎮和陝西省的平利縣長安鄉交界處。亦稱關埡子。距竹溪縣城20千米。因昔在此設關卡,故名。現古堡殘碉猶存。埡口海拔710米,西北-東南走向,長40米,高5米,寬7米,兩側屬泥質石灰岩,北側山嶺海拔854米,南側山嶺海拔955米。漢白公路從埡口通過。歷為軍事要地。關埡兩山夾峙,一線中通,橫亙南北,形如一個馬鞍,它的前方是正南面,連接著山寶寨;它的北面即馬尾巴處,連接著擂鼓台。自春秋以來長期為兵家必爭的戰略隘口。這從竹溪縣人民政府在此立碑文可知,云「秦楚邊際山脈綿延陡峭,此地隘口成要塞,兩山對峙,一道中通,稱關埡。」且「關埡城堡為竹溪縣周邊六處楚長城城堡遺址之一」。於是,這座被當地人稱為「邊牆」或「場城」的土石建築,經傳媒稱之為「楚長城」流轉開來。
據有關資料記載,楚長城始築時間應為公元前688年(楚文王十年)楚伐申國(今南陽市北部)、鄧國(今襄樊)之後開始修築的。據《左傳》記載:楚成王十六年(前656年),齊攻楚,兩軍對壘之際,齊桓公舉行軍事演練邀請楚使者屈完觀禮,借此揚盟國之威。屈完不卑不亢,對齊桓公進言,「楚方城以為城(城牆),漢水以為池(即使不如盟國強大,楚人也會齊心協力,依靠天時地利人和守衛自己的家園。[1]於是齊桓公知難而退,兩國講和),」這個歷史事件也佐證了當時楚長城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防禦體系。據此可知楚方城至遲始築於春秋早期。楚長城的位置,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它的西頭出河南的鄧縣,往北經內鄉縣,過湍河,經酈縣故城北,達翼望山,復向東沿伏牛山脈,經魯山縣,葉縣,往南跨過沙河經方城縣直達泌陽縣,直線距離總長308千米。另一說楚長城自湖北竹山縣(明成化十二年即公元1476年析竹山地置竹溪縣)跨漢水至河南鄧州市,往北經內鄉、鎮平、南召,折而東抵魯山、葉縣,往南經方城縣直達泌陽縣,直線距離總長近400千米。又因其順伏牛山脈之山形築成,以其走向曲折如「方」,故名方城。楚長城是中國歷史上修築最早的一條長城。
到底那一說接近事實呢?事實上,楚國依托伏牛山、桐柏山及方城(楚長城)的屏障,構築起楚國北部的堅固門戶,從春秋早期直至公元前312年的三百七十餘年間,雖紛爭互有勝負,但中原諸侯國始終未能攻入方城。不過,此時秦楚間的互動關係大體上友好,楚國也沒必要在陝鄂邊界修長城以御盟國。及至公元前312年後秦楚交惡,雙方在今鄂陝一帶實施拉鋸戰,雖互有勝負,但楚國也沒有能力和時間在緩衝地帶的山脊上修築這麼一道城垣。而更為重要的是,作為戰國時期楚國防禦秦國軍事最前線,新近發現的位於今丹江口習家店鎮青塘村古寨城遺址是漢江流域迄今為止發現的楚國最大的軍事城堡。據考證,古寨城修建在公元前350年左右,似應為楚軍事指揮所也可佐證。故這座被當地人稱為「邊牆」或「場城」的土石建築,不是楚國為抵禦秦國的侵犯而修築的防禦設施。當然也不是所謂的「楚長城」了。
但根據對城牆風化程度判斷,這道邊牆建築年代距今不會久遠。查清代嘉慶元年(1796年),湖北荊襄鄖數地白蓮教起事,是為修築邊牆之因。據嚴一青於嘉慶五年七月十五日呈陝西巡撫《修築邊牆稟文》稱,陝鄂邊牆的「修築之法,壘石為堵;無石之處,始用土築。俱上為堵堞,下削城身,高或丈餘、或七八尺不等。其間有通大路之處,俱修築城門,以通出入;小路僻徑,概行挖斷。惟冀築成之後,當可同心固守,以保無虞。」(嘉慶六年《白河縣志·寨堡志附修邊牆》)嚴一清所述之法與我們所見的陝鄂邊牆的建築形制完全吻合。據此斷定:今陝鄂邊界的所謂「楚長城」遺跡實乃清代嘉慶五年建造之防堵白蓮教軍的邊牆。
有必要說明的是,關埡卻是名副其實的「朝秦暮楚」之地。可以想見,處於秦楚夾縫中或者說是緩衝地帶的關埡,由於處於戰爭的最前線,戰爭時常殘酷而激烈。血泊中,秦人早晨佔領了關埡內的楚地,但是晚上,楚人又奪回了失地。如此反覆,使得居住在關埡一帶的原巴國百姓,為了生存,不得不朝秦暮楚。據說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當秦軍打來的時候,就插上秦國的旗子,穿上秦人的衣服。晚上楚軍打來,則換上楚國的旗子,穿上楚人的衣衫,如此而已。這也是原巴國百姓一種生存的智慧。
相關內容: 歷史文化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