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紅杏出牆」這個典故,放到現在都是形容夫妻雙方中妻子發生外遇。而這一個俗語也非常形象,女人好比春日裡紅色的杏花,不忍被圍牆困住,探頭尋找自己的春天。
可是「紅杏出牆」這一俗語,真的是出自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嗎?其實不是的,這個典故要更早,葉紹翁是南宋的,而關於「紅杏」的典故,在北宋就有了。
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北宋名臣宋祁,就是和歐陽修一起寫《新唐書》的文學家,他有一首《玉樓春》是這樣寫的:
東城漸覺風光好。縠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這首詩,是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以及對及時行樂思想的鼓舞,也正是因為這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被稱為「紅杏尚書」,算是一詩意的雅號了。當然這個和今天講的「紅杏出牆」似乎關係不大。那我們繼續往下看,主角該登場了。
其實北宋也有一位女詞人,才情李清照齊名,只不過她比李清照早生數十年,沒有李清照那般坎坷,卻也是一位苦命的女詞人。
她就是魏玩,魏夫人,曾被封為「魯國夫人」。這一聽魏夫人好像是一位官太太,是的!她就是北宋當朝宰相曾布的夫人。而曾布又是誰?曾布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的弟弟。曾布和他哥哥不一樣,曾布之前是跟著王安石一起搞變法的。但曾布只是以為見風使舵的政客,在變法關鍵時刻他背叛了王安石,後來被貶官。可就是這位政客,慢慢進入了權力中心,成為當朝宰相,司馬光稱他為牆頭草,毫無政治信仰的人。
朱熹曾說:「本朝能詞婦人,惟有魏夫人、李清照二人而已。」在朱熹看來,宋朝傑出的女詞人,除了李清照以外,還有一位,就是魏夫人,也是一個不幸而遇的典型例子。而魏夫人的慘不是說她和李清照一樣顛沛流離,至少她都是官家夫人,但她的慘完全源於丈夫曾布!
俗語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女人一生其實幸福的來源就是找到一位好的伴侶,擁有和睦的家庭。而魏玩毫無疑問是婚姻的失敗者。她嫁給曾布的時候,曾布還未謀取功名,夫妻兩人那時候還算和睦。可等曾布逐步進入政治舞台,這一切都變了,曾布不僅在官場上很渣,在感情上也「渣」得一無是處。
一、冷落妻子魏玩,外出做官不帶老婆
曾布做官之後,慢慢冷落了魏玩,外出做官不帶老婆家眷,三四年也不回家,留魏玩一人獨守空房。這其實完全不合邏輯,古人四處做官不比現在,現在交通發達,從黑龍江到海南坐飛機也只要幾個小時,而古人就不一樣了,一千公里都要走上半個多月,甚至數月。所以那時候他們輾轉各地當官都是要帶著家眷的,比如蘇軾、歐陽修,他們當官的時候家屬都是跟著走的。而曾布不一樣,他不帶魏玩,狠心丟下她一個人。魏玩就這樣日日夜夜在無限思念和寂寞中活著。她曾寫過一首詩:
溪山掩映斜陽裡。樓台影動鴛鴦起。
隔岸兩三家。出牆紅杏花。
綠楊堤下路。早晚溪邊去。
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
這首《菩薩蠻》中就有一句「出牆紅杏花」,其實要說「紅杏出牆」這首詩才是發源。但那時候身為魯國夫人的魏玩真的想過「紅杏出牆」嗎?或許吧,這完全符合人性,大好青春在寂寞中度過,誰熬得住?放到現在都是一樣,多少「紅杏出牆」的女人是因為丈夫的冷漠?
但魏玩還是遵守婦道的,她並沒有「紅杏出牆」只是沒日沒夜的思念著一個根本不愛他的丈夫罷了。
其實即便曾布在汴京當宰相時,他們一起居住生活,曾布仍然冷落著魏玩,魏玩只能和好友朱淑真一起吟詩作詞,以排解心中落寞。
二、丈夫移情別戀、卻也只是為了政治目的?
曾經曾布在外地當官時收留了一位小姑娘,魏玩拿她當親生女兒看待,教他讀詩、識字,長大後儼然是美麗動人而且腹有詩書的大家閨秀了。當時這位小姑娘便經常出入宮中,頗受皇家喜歡。
而隨著這位小姑娘慢慢長大,可以當她爹的曾布對她有了想法,慢慢通過魏玩接近她,久而久之兩人就好上了。其實曾布喜歡上魏玩養大的這位姑娘無非就是因為她年輕漂亮,而且經常出入宮中,可以打探宮中消息罷了。
不知道身為丈夫的曾布和身為義女的張氏有沒有對魏夫人的愧疚。
魏夫人一生之悲,便是這位毫無信仰、毫無溫度的「渣男」所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