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是怎麼“臥薪嘗膽”的?這個故事真實嗎?

勾踐是怎麼“臥薪嘗膽”的?這個故事真實嗎?

勾踐是怎麼“臥薪嘗膽”的?這個故事真實嗎?

歷史故事

勾踐是怎麼「臥薪嘗膽」的?這個故事真實嗎?本站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在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和越國為了爭奪領土對戰了很多年。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和越國對戰,越國被吳國打敗。吳國的國王夫差攻佔了越國的都城,越王勾踐當時被迫投降,並且只能跟著夫差去吳國,為吳國做事。越王勾踐自從被打敗之後,一直沒有忘掉這份恥辱,每天忍辱負重,「臥薪嘗膽」,等待時機。

在這場時間很長的對戰中,越王勾踐被打敗了,但是越王勾踐通過「臥薪」和「嘗膽」兩種方式來激發自己的鬥志,並且憑著自己強大的毅力和忍辱負重的耐力,東山再起轉敗為勝成為了最後的贏家,也因此留下了臥薪嘗膽的典故。那麼,在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是不是真的曾經「臥薪嘗膽」過呢?關於這個問題,現如今有很多種說法。

無論是明朝末年的《浣紗記》,還是清朝時期的《綱鑒易知錄》,都對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有過記錄。但是,這些作品都是文藝作品,不是史記。所以,其真實性還需要進一步的考證。現如今保存最早的歷史記載的記錄應該是《左傳》和《國語》。因為這兩本書距離當時的春秋戰國時期比較近,記載的事實的可信度和參考價值也更高。但是,這兩本書都沒有記載過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直到西漢時期,司馬遷在《史記》中才有過一段記載。

想必瞭解歷史的人都知道《史記》這本書是可信度和可靠度都較高的一本書。而從這本書,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越王勾踐確實曾經有過「嘗膽」的行為。因為在《史記》中,曾經記載過,「吳既赦越,越王勾踐返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但是關於「臥薪」,卻沒有很詳細的記載。那麼,是越王勾踐沒有「臥薪」的舉動,還是後人對這本書中的記載出現了理解錯誤?從這句記載中,其實有一句「苦身焦思」。

不知道其中的「苦身」是不是和今天認為的「臥薪」有一些相關性?因為「臥薪」主要是指睡覺在柴草上,也算是身體上的痛苦。其實小編認為,春秋戰國時期,不管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是不是真實的都不要緊,因為這個典故最重要的地方不是故事本身,而是這個故事帶給我們的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典故隱藏了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以及忍辱負重的重要性,並且還告訴了我們需要強大的毅力才能成就自我。

小編一直認為,這種典故背後的精神才是我們需要繼承和發揚的重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歷史故事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