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是什麼意思?是織布聲嗎

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是什麼意思?是織布聲嗎

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是什麼意思?是織布聲嗎

詩壇

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為國殺敵的經典形象,被世人千古傳頌。不過,在大家熟知的中學語文課本《木蘭詩》裡,有一處全天下語文教師都教錯了的地方,這就是關於「『唧唧』是什麼聲音」,所有的教材都聲明「唧唧」是織布機的聲音,但這個錯誤一直持續至今。

《木蘭詩》的一開頭是這樣說的: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那麼,請問各位,「唧唧」是什麼聲音?

按過去在課堂上老師講解的,絕大多數人都會立刻回答:「唧唧是織布機的聲音。」為什麼呢?因為課本的標準答案是這樣寫的。

如果你也是這麼想的,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真正的答案,作者其實已經寫在接下來的兩句裡:

不聞機杼聲,唯聞女歎息。

作者清楚地說出,這時只聽見歎息的聲音,因此「唧唧」是歎息聲。事實上,將「唧唧」當作織布機的聲音,這樣的解釋除了中學課本外,在古籍中似乎找不到任何例證。因此不管你認為「唧唧」聽起來多麼像織布機的聲音,這都是一種沒有根據的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不願面對這樣的答案嗎?歷史學講求「孤證不立」,我們可以舉出更多的例證來證明這一點。

「唧唧」一詞,也出現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我聞琵琶已歎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前句是「已歎息」,後句是「重唧唧」,可見白居易也以「唧唧」為歎息聲。試想,如果「唧唧」是織布機的聲音,難道白居易是先聽了琵琶樂聲後歎了口氣,然後聽了女子講話後就開始當場織布嗎?

當然,或許各位不服氣,《琵琶行》是唐朝的詩,《木蘭詩》是南北朝的作品,兩者可以這樣互證嗎?

說得有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唧唧」在南北朝的時候,到底是什麼意思。

1.南朝梁施榮泰《王昭君》詩:「唧唧撫心歎。」

2.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高樹出雲,鹹皆唧唧。」

3.北魏《元舉墓誌銘》:「履朝獨步,倫華非匹。一見唧唧,宋朝更生。」

這些都是唐前文字,所有的「唧唧」都是指歎息之意,可以證明當時人確以「唧唧」為歎息聲。

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誤會,是因為古時的語音和今日有很大的差別。而在古代,織布機也不是發出「唧唧」聲,而是「札札」聲。《古詩十九首》有「札札弄機杼」,白居易《繚綾──念女工之勞也》有「絲細繰多女手疼,札札千聲不盈尺」,都足以為證。

呂世浩教授特別指出,以上的討論並不是在考驗大家的語文水平,而是想點出一個可怕的事實:明明問題的答案就在下面兩句,明明作者已經說得這麼清楚,為什麼我們過去卻毫不質疑課本的答案,完全放棄了自己的思辨能力?

在呂世浩教授看來,讀書,是為了做知識的主人,不是為了做知識的奴僕。即使你讀了再多的書,記得再多的標準答案,得到了再好的成績,如果這一切要拿你寶貴的思辨能力去交換,都是不值得的,這就是呂世浩《秦始皇:穿越現實與歷史的思辨之旅》糾錯花木蘭帶給我們的啟示。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詩壇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