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為被貶友人作了一首詞,其愛情故事也流傳開來

蘇軾為被貶友人作了一首詞,其愛情故事也流傳開來

蘇軾為被貶友人作了一首詞,其愛情故事也流傳開來

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北宋中期文壇領袖,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其詞風恣肆縱橫,豪放自如,留下不少千古名篇。他是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主將,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尤其對詞的貢獻極大。接下來本站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蘇軾辛棄疾並稱為「蘇辛」,同時,他擴大了詞的題材,懷古、感舊、抒志、詠史、寫景、記游、說理等都可以入詞。

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八月,時任湖州知州的蘇軾因「烏台詩案」被捕,在坐了一百天的牢獄之災後,蘇軾被貶出京城,並且,此案還牽連到了蘇軾的好友王鞏,他也被貶出京城。

王鞏約生於公元1048年前後,字定國,自號清虛先生,北宋著名詩人、畫家。他一生勤於寫作,著有《隨手雜錄》、《甲申雜記》、《聞見近錄》、《王定國文集》等書,以其正直的品格和豪氣真情,活躍在北宋中後期的政壇上,被時人所敬重。

因蘇軾一案的牽連,王鞏被貶謫到了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今廣西賓陽縣)。在王鞏受貶時,家中原養的幾個歌女都紛紛散去,只有一位叫柔奴的歌女甘願陪著王鞏隨行到嶺南。

柔奴,又名寓娘,原本出身於洛陽大戶人家,幼時琴棋書畫皆通,不料後來家道中落,不幸淪落為歌女。王鞏將其買為侍妾後,相待甚親,柔奴感念王鞏恩德,乃發誓終身不負卿。

元豐六年(1083年),王鞏奉旨北歸時路過黃州去見蘇軾,柔奴為蘇軾勸酒。因為柔奴家本在京師久居,蘇軾便問她:「廣南風土,應是不好?」

但柔奴卻答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遂作了一首詞來讚美她: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

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

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琢玉郎」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用來形容他的姿容美如玉,這裡是蘇軾在形容自己的好友王鞏。又用「點酥娘」、「皓齒」來描述柔奴的膚白貌美、明眸皓齒。

通過「自作清歌」能使「炎海變清涼」來描寫柔奴歌聲的美妙,清亮悅耳的歌聲從她口中傳出,讓人感到彷彿有雪片飛過,使炎暑之地也能一變成為清涼之鄉。她的歌聲使王鞏原本政治失意後憂鬱苦悶的壞心情一掃而光,反而變得超然曠放、恬靜安詳。

在蘇軾看來,美好超曠的歌聲發自於美好超曠的心靈。柔奴跟隨著被貶的主人前往荒蕪之地,雖然歷經磨難,歸來後卻依舊能笑容滿面,青春煥發。

蘇軾不僅僅在讚賞她高超的歌技,更是在讚頌她廣博開闊的胸襟。如果沒有身處逆境卻能安之若素的可貴品格,她又怎麼能做到這樣?

最後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化用了白居易「無論海角與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種桃杏》)和「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初出城留別》)的詩句,又帶有王鞏和柔奴遭遇的烙印,鏗鏘有力,警策雋永。

這不僅是對柔奴的高潔人品和隨緣自適的曠達樂觀的歌頌,同時也抒發了蘇軾在政治逆境中隨遇而安、無往不快的曠達襟懷,寄寓著蘇軾的人生態度和處世哲學。

其實,柔奴不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音律歌舞方面也有較高的造詣,而且她醫術高明,同情社會底層弱者,親自上山採藥,以其一身醫道救治嶺南百姓,被當地人譽為「神醫」。

在王鞏被貶的幾年裡,柔奴一直陪伴在旁,有美人相伴,王鞏不但沒有通常謫官那種倉皇落魄的容貌,反而還神色煥發更勝當年,性情更為豁達。

平日裡,王鞏在賓州潑墨吟詩,訪古問道,柔奴則歌聲相伴,溫柔慰藉,催促奮發。

不知不覺中,兩人在被貶謫的地方已經生活了三年,雖然身處逆境,但日子依舊過得有滋有味。

後來,蘇軾的這首《定風波》一詞傳開後,柔奴在京城的名聲大噪。王鞏與柔奴的賓州之戀也流傳開來,成了堅貞愛情的古典詮釋。

相關內容: 愛情蘇軾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蘇軾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