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僧會,三國時期僧人,西域康居國大丞相有一個大兒子,單名叫會。他不戀富貴,看破紅塵,立志出家當了和尚,人稱「康僧會」。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康僧會秉承佛旨,來到中華弘傳佛法,廣結善緣。他不僅精通佛典,而且「天文圖緯,多所貫涉」。他於公元247年來到三國時的東吳。他在建業(當時東吳的都城)建立寺廟,供奉佛像弘揚佛法。不久受到孫權的信敬,並為他建佛塔,造佛寺,是繼支譧之後在江南傳教的人。
簡介
康僧會 (?-280年)祖籍康居,世居天堂師,隨其父經商移居交趾。10 餘歲出家。吳赤烏十年(247年)到建業(今江蘇南京)設像行道,孫權為其建建初寺,史稱此為江南有佛寺之始。康僧會在建初寺譯編有《吳品》(亦謂《小品般若》)、《六度集經》共二部14卷,又傳泥洹唄聲,注《安般守意》、《法鏡》、《道樹》三經。吳天紀四年(280年)四月於建初寺無疾而終。
康僧會邊傳教邊翻譯《六度集經》和《吳品》兩部佛經,還註釋佛經。他的佛學撰著(釋經)比其譯經影響更大,他曾注《安般守意經》、《法鏡經》、《道樹經》三經,並為作序。佛教史中評價他的經注和經序「辭趣雅贍,義旨微密,並見重後世」,現代著明佛教學者湯用彤先生認為康僧會「生於中國,深悉華文,其地位重要在撰述,而不在翻譯」。
康僧會還是中國佛教史上最早有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僧人。這一點可以在他所註釋的佛經上見到。
制糖
在民間傳說中,這位「康僧會」還做過一件至今對上海乃至周邊地區影響深遠的事,那就是他曾在龍華寺附近設立「滬生堂」,傳授自印度流傳過來的制糖之法,造福當地百姓。
在三國時期,上海及周邊地區還只有一些不起眼的小漁村。男人出海捕魚,女人操持家務,過著清貧的生活。「康僧會」在上海地區建立龍華寺後,以此為根基在周邊地區弘揚佛法。
「康僧會」發現當地氣候惡劣,漁民出海常常會遇到狂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在加上地處偏遠,缺醫少藥,漁民生活十分困苦。一次他在周圍地區弘法布道的過程中,發現當地山上有一種植物很像印度古籍《吠陀經》中記載用以熬糖的甘蔗,乃採集了一些回龍華寺,並按照《吠陀經》所記載方式進行製作,居然造出了紅糖。
於是「康僧會」便在龍華寺附近建造了一個專門用於製作紅糖的作坊,由他親自傳授紅糖製作工藝,信徒自願參與熬製紅糖,這樣就基本滿足了當地漁民對紅糖的需要。由於紅糖對人體大有裨益,「康僧會」乃取佛教「護佑眾生」的理念,給這個作坊取名為「護生堂」(由於上海地區被簡稱為滬,後來在民間流傳的過程中,「護生堂」逐漸被人們稱為「滬生堂」)。
後來雖然上海地區由於氣候變化及經濟發展等原因,不再種植甘蔗熬紅糖(但在上海周邊地區(例如浙江義烏等地)至今仍保持著種蔗熬糖的習俗)。但上海及周邊地區的人們在飲食中都要加一些糖的生活習慣卻保留至今,並有「不可一餐無糖」的說法,從而形成上海獨特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