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字達夫,著名盛唐邊塞詩人,他的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現實性較強。高適在邊塞詩上的成就最高,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邊塞詩的突出特點是雄渾悲壯。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高適所作的《送楊山人歸嵩陽》吧。
送楊山人歸嵩陽
高適 〔唐代〕
不到嵩陽動十年,舊時心事已徒然。
一二故人不復見,三十六峰猶眼前。
夷門二月柳條色,流鶯數聲淚沾臆。
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山人好去嵩陽路,惟余眷眷長相憶。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不到嵩陽轉眼過去十年,從前隱居的心事已經徒然。
一二位老朋友不能相見,少室山的三十六峰還在眼前。
夷門的初春二月柳條泛綠,流鶯數聲令人熱淚沾衣。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不招我,知道你以此來忘掉帝力。
山人一心前往嵩陽路,只留下無窮眷念長久回憶。
註釋
楊山人:具體事跡不詳,李白亦有《送楊山人歸嵩山》詩,寫的應是同一人。嵩陽:隋唐時縣名,在嵩山之南;唐武後時期改稱登封(今屬河南)。
動:近。
心事:指欲隱居嵩陽之事。徒然:枉然,空然,意謂不能實現。
三十六峰:嵩山有三十六峰。猶眼前:依然還在眼前。
夷門:戰國大梁的城門。在今河南開封縣城內。戰國時魏國的賢士侯贏為夷門監者。
流鶯:鶯鳥。流,謂其鳴聲圓轉。
不我招:即不招我之意。
帝力:帝王的作用,指皇權統治。
眷眷:同睠睠,反顧的樣子,表示心裡顧念很深。
創作背景
從詩中「夷門二月柳條色」一句,可以推斷出這首詩寫於大梁,因為夷門是戰國時代魏國都城大梁的東門。至於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有不同說法。有人認為作於天寶三載(744);有人認為李白與高適兩首同題詩,都是天寶四載(745)五月後所作。茲從天寶四載之說,但從詩中的「二月柳條色」推斷,此詩應是在該年春二月左右所寫。
賞析
詩的前兩句詩人感歎十年的時間,人事屢經變遷,心境發生很大變化,過去曾經有過的種種夢想和想法都被時間慢慢地消磨直至淡忘,隱居的心事也已經徒然。三、四句中寫詩人來到嵩山之後的情形,本想會會舊友敘敘舊情,可是遺憾的是僅有的幾個摯友可能都遭遇變故,沒有再見到。看著挺立眼前的嵩山三十六峰,詩人不由發出慨歎:青山依舊,故人難求。唯其如此,他才格外珍惜與楊山人的友情。
五、六兩句點明了送別的具體時節、地點。開封二月,草長鶯飛,陣陣春意令人流連忘返。春色使人欣喜,卻也使人生出感傷,因為詩人就要在此時此地告別朋友。本來報春的流鶯,現在卻叫人感傷不已。這時的春色越迷人,越惹動離情,所謂「以樂景寫哀」,更覺悲哀。詩人面對將要歸嵩陽的故人,面對讓人傷情的景致,離別之情難耐,不禁潸然淚下。
七、八句用了《擊壤歌》的傳說典故。這個傳說原本是對堯安民之政的歌頌和讚揚,本詩則以「鑿井耕田」、「忘帝力」等表示隱居生活。詩中說的「不我招」,體現出詩人欣羨楊山人過著超然世外的恬淡隱居生活。
最後兩句描寫別離。摯友別離,前路漫漫,離愁別緒總會湧上心頭。詩人祝願友人這一去前路順利,申說別後必然相憶之情。
這首詩描寫了作者與友人的敘舊分別,詩人觸景生情,以景寫情,通過此詩抒發內心的依依惜別。詩寫得婉轉流暢,情深意切。
相關內容: 高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