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養浩(1269年-1329年),字希孟,號雲莊,山東濟南人,唐朝名相張九齡之弟弟張九皋第23代孫,元代著名散曲家。張養浩詩、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稱。其作有《三事忠告》、《歸田類稿》、《山坡羊·潼關懷古》等。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張養浩的《折桂令·中秋》,一起來看看吧!
折桂令·中秋
張養浩〔元代〕
一輪飛鏡誰磨?照徹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
月亮因其朦朧、晦暗、可闡釋性強,歷來是文人墨客們樂於歌頌的對象。這一看上去單調、簡明的意象,在不同的文學作品中也蘊涵著不同的意義和形象。清夜良辰,對月興歎,文學家們往往會敏銳地覺察到月亮的圓缺不定,同時感到自身的渺小。這時,不同的境遇和心態就會產生不同的情感抒發。這首雙調《折桂令·中秋》即是一首借月抒情之作。
這首散曲作者著力描繪了中秋之夜月光格外的澄澈空靈。通過對澄澈月光的反覆渲染,創造出異常清幽寧靜的意境與氛圍,最後才以對嫦娥發問的形式,抒發了中秋之夜,意欲一醉方休的情致。而其結構則是觸景生情,前半寫景,後半抒情,轉、合融一,用典不露痕跡。凡此皆別具一格。
首句「一輪飛鏡誰磨」即是寫月。天空中這一輪飛鏡般的明月,是誰將它打磨得這般圓滑清亮?比喻和語言雖簡單,但不失優雅。這一句反問好像作者在寧靜的夜晚,獨自一人與月相望後,發出的輕聲探問。
「照徹乾坤,印透山河」,明亮的月光彷彿照徹了乾坤大地,印透了大好河山。這句緊承上句反問而來,寫「飛鏡」的實際效果,也是作者直觀感受的延伸。張養浩沒有直視月亮的光芒,而是描繪它遍灑在大地、河川、山林上之後的效果。月光與日光不同,不會給人強烈、充滿穿透力的印象。月光是陰柔、幽媚之美的代表,「照徹」「印透」是月光無孔不人的滲透、無聲無息的輕撫。
「玉露泠冷,洗秋空銀漢無波,比常夜清光更多,盡無礙桂影婆娑」四句,寫秋夜裡清澈透亮的白露,被此時特有的中秋明月映襯得更加潔白、優美。透明的清白色遍灑在整個秋夜的天空裡,洗淨了平日銀河波浪般的星光。中秋之夜的月,較平常更盛,所以說「比常夜清光更多」。月光通透、明達,照在了庭院中的桂樹上。澹澹清夜,樹影婆娑,明月清光,相與無礙,共同構成了一幅幽靜、空靈的圖畫。
「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最後四句又是反問。作者引吭高歌,對月起舞,只想問問那月中的嫦娥,這般良夜美景,如此動人心弦,此時此地,何不縱情一醉?這四句表現作者月夜賞景中澎湃的情感。嫦娥是明月的代表,也是美麗和孤獨的象徵。
張養浩自歎不如嫦娥一樣,可以長生長在,看盡世間浮華。但他可以親身體驗人間苦辣酸甜,因此又比嫦娥幸福。這種現世世界的情感與自然世界的永恆之間的矛盾,又一次激起了作者無限悲傷的情緒,所以說「不醉如何」。
總體來說,《折桂令》一曲所描寫的月亮既不同於「秦時明月漢時關」,又不同於「月有陰晴圓缺」,更不同於「對影成三人」,但又確確實實繼承了先輩文人對月這一意象的闡釋,獨具空靈、幽遠的藝術特色。
相關內容: 張養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