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790~816) ,字長吉。河南府福昌縣昌谷鄉(今河南省宜陽縣)人,祖籍隴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義詩人, 與詩仙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後世稱李昌谷。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有「太白仙才, 長吉鬼才」之說。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李賀的《仁和裡雜敘皇甫湜》,一起來看看吧!
仁和裡雜敘皇甫湜
李賀〔唐代〕
大人乞馬乃寒,宗人貸宅荒厥垣。
橫庭鼠徑空土澀,出籬大棗垂珠殘。
安定美人截黃綬,脫落纓裾暝朝酒。
還家白筆未上頭,使我清聲落人後。
枉辱稱知犯君眼,排引才升強緪斷。
洛風送馬入長關,闔扇未開逢猰犬。
那知堅都相草草,客枕幽單看春老。
歸來骨薄面無膏,疫氣沖頭鬢莖少。
欲雕小說干天官,宗孫不調為誰憐?
明朝下元復西道,崆峒敘別長如天。
《仁和裡雜敘皇甫湜》共二十句,平仄聲交替押韻,不斷換韻,詩意也不斷地轉換。首四句,押平聲「寒」韻,詩人自敘應河南府試時的貧窘狀況,母親給予的馬很瘦弱,族人借給的住宅牆垣斷缺,院裡小徑縱橫,破籬上掛著幾顆殘棗。次四句換押上聲「有」韻,轉寫皇甫湜失意潦倒的近況,他解下黃綬,脫落衣冠,早曉沉湎於飲酒。「枉辱」四句,上、去聲「潸」、「銑」、「翰」韻通押,敘述自己蒙皇甫湜賞識,方欲薦引。但一到長安。又遭排擯,詩意正指皇甫湜支持李賀赴京應禮部試而遭失敗的往事。「那知堅都相草草,客枕幽單看春老。歸來骨薄面無膏,疫氣沖頭鬢莖少。」四句,上聲篠、皓通押,控訴禮部官員選拔人才,草率從事,又描寫自己應考失敗後憔悴失態的情狀。結尾四句,換押平聲先、寒韻,詩人向相知的前輩坦陳心胸,意欲向吏部上書。「長如天」,以浩無邊際的空間,比喻時間之久長。後來的事實證明,皇甫湜與李賀再也沒有碰過頭,正是「長如天」。
李賀想通過科舉,作為仕宦的正途,從而實現自己進步的政治理想。但在「任人唯親」路線的抑制下,這種希望是難以實現的。從親身「逢楔犬」的遭遇中,詩人對「堅都」這批握有用人重權的腐朽勢力,發出了「相草草」的怒斥,表明他已經感受到當時政治的黑暗,表達了他對腐惡勢力壓抑人才的憎恨。詩人情緒很複雜,所以此詩題為「雜敘」,很切題。詩中所述人事,所抒情感,情真意切,為讀者深入認知李賀生平事跡及其交遊,提供了重要依據。
吳闓生《跋李長吉詩評注》:「昌谷詩上繼杜韓。」韓,就是韓愈。李賀詩深受韓愈的影響,此詩就是一例。《仁和裡雜敘皇甫浞》不論敘事、抒情、造語,均極奇崛,絕去畦逕,有韓愈的風調。全詩想像奇特,峭拔警邁。詩筆縱橫騰躍,運用古體詩用韻比較自由的特點,多變的韻腳與多變的詩意相配合,造成韻腳密集,韻律諧和,讀來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