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蛩》唐代郭震所作詠物詩,體現悲天憫人的情懷

《蛩》唐代郭震所作詠物詩,體現悲天憫人的情懷

《蛩》唐代郭震所作詠物詩,體現悲天憫人的情懷

古詩賞析

郭元振,本名郭震,字元振,以字行,唐朝時期宰相也是位將領。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郭元振所作的《蛩》吧。

夏天過去是秋天,一年四季,風景新鮮,令人目不暇接之餘,總是忍不住想為之放聲高歌。這其中的奇美,能和風景一樣佔據觀賞制高點的,大概就屬昆蟲世家了。詩人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笑看風雲變幻,體味生命真諦,從而創作出隸屬於自己的那一個情感結晶。

不必說「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也不必說「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李商隱《錦瑟》),更不必說「採得百花釀成蜜,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蜂》),單說「江西詩派四才子」中的謝逸曾為蝴蝶寫詩達三百多首,人送其「謝蝴蝶」的美譽,就使人歎為觀止。

《蛩》

【唐】郭震

愁殺離家未達人,

一聲聲到枕前聞。

苦吟莫向朱門裡,

滿耳笙歌不聽君。

詩題為《蛩》,蟋蟀也。作者郭震(656年-713年),字元振,以字行世,魏州貴鄉(今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人。對於郭元振來說,詩是小道,是有些不足為論的。畢竟,作為一位唐朝名將,才是他的本職身份。正是因為他的苦心孤詣,最終使得強敵吐蕃內部發生動亂,從而緩解唐朝困境。

「愁殺離家未達人,一聲聲到枕前聞」。什麼先聲奪人?此處便是。遠離家園,寄身異鄉,此時此刻,驀然聽到蟋蟀的鳴叫,聲聲入耳,淒厲悲愴,促使躺在床上準備睡覺的遊子,翻來覆去地再也睡不著覺了。這種不良後果的造成,不僅僅是因為有蟲聲嘈雜的緣故,更是因為作者腦海裡紛紜升起的繁雜念頭,兩者相互糾纏、吵鬧,讓人沒有辦法安然入眠。

開端一個「愁殺」,奠定了整首詩歌的調子;跟隨一個「離家」,更加肯定了作者即將面臨的情感困惑程度;最為恐怖之處,在於句尾的「未達人」,把作者的生存困境和尷尬遭際給呈現得淋漓盡致,一清二楚。世上人,誰又能夠逃脫掉籠罩在頭上的榮華富貴呢?所以,後來耳朵裡傳來的陣陣蟋蟀嘶叫聲,就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引子。在這裡,蟲鳴聲成為了替罪羊。作者想要傳遞的,是落難的「未達人」的不幸嗎?並沒有得到肯定。所以,與此同時,作者感懷身世也就化作了另外一個誘餌。

「苦吟莫向朱門裡,滿耳笙歌不聽君」。作者前面的感懷身世並不是終極目的,而只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高妙手段。於是,在繼續延續聽覺上的效果的同時,作者強迫自己做出無效勸解:大聲鳴叫的蟋蟀們啊,你們吶喊的無論再悲苦,再有勁,也千萬不要面向那些朱門大戶,富貴人家,因為在那些人的耳朵裡是沒有你們的,他們只會去聽那些充滿了享樂趣味的靡靡之音。所以,你們那些真實的哀慟和傷痛,根本無法打動鐵石心腸。

這個結尾寫來別具一格,就像兵行詭道,很好地符合了作者的職業身份——唐朝名將——專門不走尋常路途。原本開始是在講述聽聞蟲聲之後的離人,當他聽到聲聲蟋蟀悲鳴時的內心真實觀照,他是憂愁的,也是抑鬱的,所以就遭到打擾,再也無法安睡。如果一般情況下,當然應該繼續描寫此種離情別緒。可是,作者卻盪開筆觸,不再寫屬於自己個人的小情緒,而是擴大自己的思想,置身於廣闊無垠的整個人類世界之中,去真誠關懷來自於民間的種種疾苦。

這首詠物詩,明面上好像是專門講述蟋蟀的鳴叫,然而追根究底之後就會發現作者的真實意思。這個意圖是非常明顯的,所謂蟋蟀的充滿悲苦的吶喊,其實不過就是身處底層世界裡的那些貧苦百姓。在階級分層之下,他們的悲慘生活際遇,無論他們再如何地呼喚和咆哮,也是沒有所謂的「朱門」來給予同情的。隱隱之中,作者似乎指向了一個更為決絕的場景:與其用有氣無力的聲音來呼喊裝聾作啞的「耳朵」,不如來一場更為徹徹底底而又轟轟烈烈的力量性反抗。

相關內容: 郭震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古詩賞析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