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字廷秀,號誠齋,自號誠齋野客 。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鄉湴塘村 )人。 南宋文學家、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並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其詩自成一家,獨具風格,形成對後世影響頗大的誠齋體。學江西詩派,後學陳師道之五律、王安石之七絕,又學晚唐詩。代表作有《插秧歌》《竹枝詞》《小池》《初入淮河四絕句》等。其詞清新自然,如其詩。賦有《浯溪賦》《海魷賦》等。今存詩4200餘首。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楊萬里的《桑茶坑道中》,一起來看看吧!
桑茶坑道中
楊萬里〔宋代〕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
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此詩描寫夏日江南田野水邊的景色:剛下過一陣雨,暖日和風,溪水盈盈;河岸上,草綠花紅,柳蔭濃密;渲染出明媚、和暖的氛圍;同時描繪了兒童牧牛與牛吃草的動態畫面,營造了生機無限的意境。全詩遠景寫意,著色粗放淋漓;近景寫人,工筆勾勒,細緻入微。詩中浸潤著古典的靜穆與純淨。
此詩語言淺顯易懂。首句寫得平易,「晴明風日雨干時」,點明一個大晴天,雨後初晴之日,陽光透亮,風兒流暢,地面的積水正被陽光蒸發,被風兒吹乾。一雨一晴,風調雨順,又是農業生產的好時光。全句展示出的大自然不是死寂的,而是流動的。「草滿花堤水滿溪」,在這樣好的氣候條件下,小溪被雨水充盈了,水面和堤齊平,這種情景用「滿」字是合適的,常見的;而以「滿」字寫堤上花兒草兒繁盛之狀,原也不足為奇,但「滿」在這裡作為動詞,彷彿青草有意識地去裝點堤岸一般,這就生動有趣了。這樣的「花堤」,正是放牛的好去處啊。
於是,詩人的眼睛發現了「童子柳陰眠正著」,童子在柳樹的濃蔭下酣睡。在詩的節奏上,第三句是個頓挫。前兩句寫的是自然界景物,都充滿生氣和動態,到了最有生命力的人(又是活潑可愛的孩子),卻呼呼大睡,一動不動。輕快的詩歌節奏在這裡彷彿停了下來,放慢了速度。然而,情緒上的頓挫,是為了推出第四句「一牛吃過柳陰西。」童子的牛在哪兒呢?牛兒吃著吃著,已經挪到了柳陰的西邊去了。因為牧童的安然靜止睡眠,使牛兒得以自由自在地吃草,悠然地動著。畫面因牛的活動,又活動起來。這樣一靜一動,和諧自然。這裡把牧牛童子和牛的神態寫活了,富有生活氣息。
這首詩前兩句寫出了由雨而晴,由濕而干,溪水由淺而滿,花草於風中搖曳,大自然充滿了生機的律「動」;第三句寫出了牧童柳蔭下酣睡的自然悠閒的「靜」,加上第四句「一牛吃過柳陰西」的時動時靜,形成了這首詩獨特的生活情趣和原始樸素的美感。
相關內容: 楊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