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他的尚書右丞陸佃的孫子,生於北宋滅亡之際,是南宋愛國詩人,他用前半生行走在祖國的蒼茫大地上,用後半生完成了一個壯士最悲涼的等待。 孟浩然,字浩然,號孟山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與另一位山水詩人王維並稱為」王孟「。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孟浩然與陸游所作的田園詩吧。
綜觀古代詩壇,由於官場的黑暗腐朽,人生的不同際遇,一大批命運不濟的詩人紛紛出現。他們或與當權者政見不合,屢遭貶斥,而壯志難酬;或才高遭妒,一生不展,而困頓失意。陶淵明、王維、孟浩然、陸游等莫不如此。最後,都是農家田園生活撫平了他們內心的創傷。在農家廣闊的田野裡,優美的景色中,他們找到了心靈的皈依。農村大自然的陶醉,農民善良樸實的友情,使他們忘卻了諸多的人生不快,幾乎恢復了童年的真誠。這一期間,他們留下的田園詩,因而更具有它不朽的價值。
我們先來認識皈依農家的孟浩然和他的詩《過故人莊》。
孟浩然(689~740) 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世稱孟襄陽。以寫田園山水詩為主。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襄陽南門外背山臨江之澗南園有他的故居。孟浩然長年隱居家鄉鹿門山,後世也稱他為「孟襄陽」。
孟浩然在當時比較出名,朋友圈的層次也很高,王維、李白、王昌齡都是他的好友,杜甫、皮日休等人也與他關係甚好。李白稱讚孟浩然"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讚歎說:"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贈孟浩然》)。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裡,說他"骨貌淑清,風神散朗;救患釋紛,以立義表;灌蔬藝竹,以全高尚"。王維曾畫孟浩然的像於郢州亭子裡,題曰:"浩然亭"。後人因尊崇他,不願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為當地的名勝古跡。可見他在古代詩人中的盛名。
孟浩然是個潔身自好,不樂於趨承逢迎的人。傳說有一次王維邀請孟浩然來家做客,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白白浪費了出仕的機會,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
孟浩然生當盛唐,其實早年是有用世入仕之志的。他早年在鹿門山閉門苦學,為的就是等待進入仕途的機會。當他到了40歲時,覺得學得差不多了,就來到了長安,參加科舉考試,但沒有高中。這次科舉考試的失利對孟浩然的打擊很大,他深感仕途無望,便離京返鄉。孟浩然回鄉後,只好繼續過著隱居田園的生活,在期間寫下了很多著名的詩篇,其中就有《過故人莊》: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說,老朋友準備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田舍做客。翠綠的樹林圍繞著村落,一脈青山在城郭外隱隱橫斜。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共飲美酒,閒談農務。等到九九重陽節到來時,我還要來這裡觀賞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裡的村莊不同於純然幻想的桃花源,而是更富有盛唐社會的現實色彩。正是在這樣一個天地裡,這位曾經慨歎過「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的詩人,不僅把政治追求中所遇到的挫折,把名利得失忘卻了,就連隱居中孤獨抑鬱的情緒也丟開了。從他對青山綠樹的顧盼,從他與朋友對酒而共話桑麻,似乎不難想見,他的思緒舒展了,甚至連他的舉措都靈活自在了。農莊的環境和氣氛,在這裡顯示了它的征服力,使得孟浩然似乎有幾分皈依了。
因為仕途受挫而寄情山水,皈依農家的還有宋代的陸游。陸游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
隆興二年(1164),陸游因積極支持抗金將帥張浚北伐,符離戰敗後,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以「交結台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從隆興府通判任上罷官回歸故里。
陸游回到家鄉的心情是相當複雜的,苦悶和激憤的感情交織在一起,然而他並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猶壯」(《聞雨》)的愛國情緒,使他在農村生活中感受到希望和光明,並將這種感受傾瀉到自己的詩歌創作裡,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其中就有著名的《遊山西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閒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陸遊說,不要笑農家臘月裡釀的酒濁而又渾,在豐收嶼年景裡待客菜餚非常豐繁。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擔心無路可走,柳綠花艷忽然眼前又出現一個山村。吹著簫打起鼓春社的日子已經接近,村民們衣冠簡樸古代風氣仍然保存。今後如果還能乘大好月色出外閒遊,我一定拄著枴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
這首《遊山西村》,生動地描畫出一幅色彩明麗的農村風光,對淳樸的農村生活習俗,流溢著喜悅、摯愛的感情。 詩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風物美、民俗美中,有感於這樣的民風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鄉居閒散的思想感情。 詩人陶醉於在山野風光和農村的人情裡,表現了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和戀戀不捨的情感。
《過故人莊》和《遊山西村》這兩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出,淳樸自然的田園詩,結構上,大多首聯—游村情事,頷聯—村中風景,頸聯—農家活動,尾聯—未辭先約。內容表現了失意詩人對農家的皈依。
現代人過慣了都市生活,我們在充分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是否也遠離並荒蕪了我們精神的家園;匆忙的都市節奏,繁重的工作壓力,封閉的鋼筋混凝土森林。實際上這也是某種程度上的現代失意。我們何時也能像古代詩人那樣,投身於農家田園,投身於大自然的懷抱,求得我們心靈的皈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