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景仁,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是清朝詩人。他的詩作負有盛名,是「毗陵七子」之一。他的一生短暫,都是在貧病愁苦中度過的,創作的詩歌大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淒愴的情懷。下面跟本站小編一起瞭解一下黃景仁所作的《綺懷·其十五》吧。
古詩詞卷帙浩繁,僅僅《全唐詩》和《全宋詞》合計就超過七萬多首,更不必說,魏晉南北朝詩、宋詩、元曲、明清詩詞等等。有的詩人一生所作詩篇無數,名篇佳作極多,千古名句更是比比皆是。如李白、杜甫、蘇軾、李清照等人幾乎人人皆知。而有的詩人則名不見經傳,其詩作也被淹沒在歷史長河中。還有一些特殊的詩人雖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但後世卻很少有人記得他們的名字!
譬如,寫下「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作嫁衣裳」的秦韜玉;寫下「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劉希夷;寫下「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許渾。這或者就是所謂的「詩紅人不紅」吧。
黃景仁也是一位「詩紅人不紅」的詩人,儘管他在當時就已經詩負盛名,和王曇並稱「二仲」,和洪亮吉並稱「二俊」,為毗陵七子之一。並且他的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更是家喻戶曉。但不可否認,提到黃景仁之名,還是略顯冷門。
黃景仁據說是宋朝詩人黃庭堅的後裔,但黃景仁沒有從黃庭堅的盛名中獲得過任何庇護。而且他自幼家境清貧,並且在四歲時失去了雙親。但由於他自幼聰明伶俐並且飽讀詩書,所以在少年之時就已經在當時詩壇頗具詩名。
但由於家境貧寒,黃景仁為了謀生,不得不在十八歲時開啟了四處奔波的生活模式。但即使是這樣卻依然僅能保證溫飽而無法富貴,直到公元1781年三十三歲的黃景仁,才被破格任命為縣丞。可惜的是,擔任縣丞一職兩年之後病逝,此時他才剛滿三十五歲。
雖然黃景仁一生仕途不順、生活困苦,但他在詩歌方面的成就卻足以聊以自慰。黃景仁一生創作的詩詞有兩千多首,留傳下的也有一千餘首。黃景仁一生充滿悲哀和困頓,他個性倔強,常常發出不平的感慨。所作詩歌,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淒愴的情懷,情調比較感傷低沉、沉鬱蒼涼,但語調清新,感情真摯動人。
比如,他最著名的組詩《綺懷》(共十六首),不僅是他不朽的名作,也是文學批評一個絕好的範例。它對李商隱《無題》藝術表現的因襲與改造,為學術界提供了一個理解古典詩歌互文性的經典文本。在《綺懷》這組詩中,其中最負盛名的又是《綺懷·其十五》。
《綺懷·其十五》
「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
黃景仁說,我多少次坐在花下吹簫,那伊人所在的紅牆雖然近在咫尺,卻如天上的銀漢一般遙遙而不可及。眼前的星辰已不是昨夜的星辰,我為了誰在風露中佇立了整整一夜呢?纏綿的情思已盡如抽絲的蠶繭,宛轉的心已經像被剝的芭蕉。回想起她十五歲時在那月圓之夜的情景,可歎我手中的這杯酒竟已無法消除心中的憂愁。
在這首詩中,籠罩著隱隱約約的感傷。因為黃景仁年輕時曾同自己的表妹兩情相悅,但故事卻僅有一個溫馨的開始和無言的結局。正因如此,這種感傷,被那種無法排解的甜蜜回憶和苦澀的現實糾纏著,使得詩人一步步地陷入絕望中。
首聯「幾回花下坐吹簫,銀漢紅牆入望遙」,作者陳述與表妹兩情相悅的開始和結局,明月花下,麗人吹簫,正是愛情的萌芽開端;而「銀漢紅牆」卻成為愛情的阻隔,致使二人只能遙遙相望。
頷聯「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是此詩中最著名的一句。作者其實清醒地知道以前美好的星辰時光已經過去,不可追回。只是,他終於不敢面對現實;獨自在風露中久久佇立,終夜無眠,在他的潛意識之中,希望過往的美好愛情再度出現。他知道這是自欺欺人的,在這種明知無望,卻又難以放下的矛盾中,他陷入了一個怪圈之中,令他苦痛而絕望。
頸聯「纏綿思盡抽殘繭,宛轉心傷剝後蕉。」這兩句對仗工整,作者纏綿的情思已盡如抽絲的蠶繭,婉轉的心已經像被剝後的芭蕉。嗯,通絲。心,也通芯,這裡都是雙關語。這兩句不僅顯示了詩人非凡的語言功底,而且也一覽無餘地表達了作者的癡心和無奈。
尾聯「三五年時三五月,可憐杯酒不曾消。」作者再次以過去往事襯托此刻的絕望:昔日美酒從不曾消散,至今已成苦酒,而這般苦澀滋味也永遠無法消除!至深之思,至絕之望,讀來真個淒婉動人!
此詩中,通篇的意境,給人以一種幽怨、絕望的情懷;而這正是此詩的特色,是此詩可以打動世人的關鍵所在。因為最美麗的詩歌,往往就是最絕望的詩歌;這種絕望的感染力,可以直滲入靈魂至深處,使人久久不能忘懷。
別看黃景仁的筆下多是哀婉之作,他最推崇和學習的卻是詩仙李白,有人可能會說,別個李白的詩多大氣,黃景仁顯得有點小家子氣了,其實當我們去讀黃景仁的古風詩歌,就能發現,他其實有著很豪邁的一面,如他的詩句「天然臞隱骨嵯峨,破絮蒙頭自苦哦。殘雪一峰相對立,不知清氣落誰多」。只是豪邁被生活的艱辛所遮掩罷了,顯得有點狹隘。
所以時人後人對黃景仁的評價還是很高的。比如,清代乾隆年間書法家翁方綱,看所黃景仁詩歌之後讚不絕口:「故其為詩,能詣前人所未造之地,淩、厲、奇、矯,不主故常」。大意為黃景仁詩歌不僅別具一格,而且在詩歌創作手法上也可以另闢蹊徑。而「毗陵七子」之一的洪亮吉曾言:「自湖南歸,詩意奇肆,見者以為謫仙人復出也。後始稍稍變其體,為王、李、高、岑,為宋元諸君子,又為楊誠齋,卒其所詣,與青蓮最近」。雖然這種說法主觀意圖特別明顯,但也足以彰顯黃景仁詩歌的獨特魅力。
相關內容: 黃景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