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落魄才子黃景仁,一句話揭示人心的黑暗!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古往今來,名利二字困住了多少人。
當年乾隆下江南時,途徑寶剎金山寺,有感於長江來往船隻之盛,便問寺中的高僧:「這一天來來往往的船隻,到底有多少啊?」
高僧答道:「只有兩條」。
乾隆不解,高僧又道:「一條名為利,一條是為名,天下之人,來來往往,到處奔波,無非就是為了這二字罷了」。
追名逐利,趨利避害,彷彿就是人之天性,很醜陋卻也很現實。
名利加身,便是人上人,受人尊崇;無名無利,便低落塵埃,遭人白眼,正因如此,古代才會有那麼多的憤青。
清朝的黃景仁便是如此,他的那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道出了無數窮苦讀書人的心聲,將人性醜惡描寫得淋漓盡致。
這兩句出自他的《雜感》,全詩如下: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黃景仁字仲則,是宋朝大詩人黃庭堅的後裔。
在他四歲時,父母便已雙亡,所以他是自小便嘗盡世間冷暖。
這首詩是他20歲時所寫,充滿了一種憤懣不得志之情。
詩歌開頭兩句便道出了自己的不平之意,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
成仙成佛的道路實在是太渺茫了,只能在深夜孤燈下,獨自作詩,來抒發心中的不平。
很多文人對於修仙成道總有一種執著,其實身為知識分子,怎會不知神佛皆是虛妄呢?
這不過是一種精神寄托罷了,就像晚年的王維,修佛悟道,未嘗不是為了尋求心靈的解放。
而黃景仁這裡說仙佛之路茫茫,其實意在突出自己內心的不平,他無法像王維那樣
參透人生,所以才會那樣的憤懣。
接著的兩句概括了他一生的飄零生活。
他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蕩,在這漂泊無依的生活中,他的稜角漸漸被磨平,曾有的壯志豪情也早已被消磨殆盡。
他像柳絮一樣,零落成泥,本已低至塵埃,卻還被人指責是「薄倖之人」,何等悲哀。
清朝大興文字獄,許多文人有怒有怨都是不敢明言,而黃景仁不然。即使他這裡說自己的慷慨激情被生活磨平,但他依然敢於鬥爭,令人敬佩。
而泥絮一句則寫出了他為自己鳴不平的原因,明明是世人不願與他這等貧窮之人為伍,卻反而說他不通人情,不識抬舉。
正是遭受了這樣不公的待遇,所以他才會發出「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用是書生」的感慨。
這裡前一句揭露了人性的醜陋,十人有九人白眼相向,為何會如此呢?還不是因為他窮困潦倒?
而後一句則是道出了無數讀書人的心聲:在世人眼裡,沒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就是無用之人。
當年他的祖宗黃庭堅也曾感慨「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方兄有絕交書」,表面來看也是抱怨讀書無用,但其實更多的是一種反語,是在譴責世道的不公。
書是他們所鍾愛之物,即使不能為他們帶來功名利祿,他們也不願放棄。
與其說讀書無用,不如說是時不我與,這是一種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而最後一句則是在勸誡眾人不要因為害怕文字獄,而不敢言,每個人都應該像春鳥秋蟲一樣,勇於發出自己的聲音。
當時他的很多朋友都勸誡他要收斂些,可他卻堅持不平而鳴,這樣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舉,看似愚鈍,但又有多少人有這種勇氣呢?
全詩猶如大白話,看似平平淡淡的語言,卻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
尤其是一句「十有九人堪白眼」,道出了人性的醜惡。
所謂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大抵也是如此吧。
相關內容: 黃景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