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的家訓是什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王陽明家訓
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悌;學謙恭,循禮儀;節飲食,戒遊戲;
毋說謊,毋貪利;毋任情,毋鬥氣;毋責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志;
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凶類。
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吾教汝,全在是。汝諦聽,勿輕棄。
勤讀書,要孝悌
王陽明在私塾讀書的時候,就對自己的老師說:「我以為第一等事應是讀書做聖賢。」
一般人眼中,讀書是人獲取知識的最關鍵途徑。但在王陽明看來,我們心中有良知,良知無所不能,無所不知。所以讀書不是為了獲取知識,只是驗證、呼喚我們良知所已有的知識。由此可知,王陽明讓人勤讀書,和其他「要你勤讀書」的古人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曾問王陽明:「讀書卻記不住,如何是好?」
王陽明的回答是:「只要理解了就行,為什麼非要記住?其實,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的本體光明。如果只是求記住,就不能理解;如果只是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體光明了。」
而孝悌,《論語》中稱「其為人之本與」。王陽明一上來就說了人生的兩件大事,孝悌和讀書。孝悌是人之根本,而讀書則是發明本心,修身而成為聖賢的途徑。
學謙恭,循禮儀
謙恭不是一種姿態,而是一個人內在品德和修養的高度表現。它不因學問博雅而驕傲自大,也不因地位顯赫而處優獨尊,相反,謙恭者學問愈深愈能虛心謹慎,地位愈高愈能以禮待人。
謙恭和禮儀,是相輔相成的。我們內在的謙恭,化作外在的禮儀。假如只有外在的謙恭而沒有內在的謙恭,這就是虛偽。
現在人的毛病,大多只因一個傲字。千罪百惡,都從傲上來。「傲」的反義詞為「謙」。「謙」字便是對症治「傲」的藥。做人不但容貌舉止要表現出謙虛恭謹,內心也必須保持恭敬、節制、禮讓,要常常看到自己的不對,真正能夠虛心接受他人意見。
毋說謊,毋貪利
說謊則不誠實,就是自欺欺人。《大學》中說,「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一個自欺欺人的人是無法真正做到慎獨、無法正心誠意修身的。
而貪圖小利,則容易昏了頭腦,被人利用。戰國時期,秦惠文王想吞併物產豐富的蜀國,有人獻計造能下金糞的石牛送給蜀侯。蜀侯中計,下令民工開山填谷,鋪築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讓大軍跟在運送石牛的隊伍後滅了蜀國。人們嘲笑蜀侯是貪小利而失大利。
崇禎十四年王陽明六世孫王貽傑進京入朝,後統管江西都指揮使司,去世後才發現其竟然囊無積蓄,最後靠官場摯友的資助才得以回鄉歸葬。一個朝廷的二品官階,清廉至此,著實讓人肅然起敬。
毋責人,但自治
東漢時期,有個清官叫楊震。他在荊州做官的時候發現了才華橫溢的王密,就推舉他做了昌邑縣令,當揚震東萊出任太守途經昌邑時,王密為答謝楊震以前對自己的舉薦之恩,趁夜深人靜懷揣十錠黃金到驛館拜見楊震。楊震對王密此舉很是生氣,毅然拒絕。王密四下瞅了瞅說:「夜黑人靜,是不會有人知道的。」楊震義正辭嚴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麼說沒有人知呢?」說完他生氣地將黃金擲於地上。好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雖然你不說我不說就沒人知道了,但心知道了就整個世界知道了啊。
楊震說話的重點並非在責備王密上,而是在其自治方面。「自治」心知道了,整個世界就都知道了。如果我們自律自治能達到這種境界,還會擔心自己德行有虧嗎?
能下人,是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那些盛氣凌人,看不起別人的人,都是沒有修養的目光短淺者。一個有修養的君子,不會因為別人的地位低,或沒有才幹而看不起別人;其次,他們看不起別人,無非是因為別人不如他,但是未必別人以後也不如他,所以說,這是目光短淺。
一個有志向的君子,他知道自己的志向在高處、遠處,即便處在比別人優勝的環境中,也會謙卑自牧,清靜自守,絕不會盛氣凌人。
能容人,是大器。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凶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
王陽明用的比喻非常貼切。他說心就像果子的蒂一樣,而人的行為就像果子一樣,如果蒂不好,果子會受到影響;如果蒂壞了,果子也會尚未成熟就墜落,甚至爛掉。
「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核心。良知就是「好心地」。王陽明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良知」是「知是知非」的「知」,「致」是在事上磨煉,見諸客觀實際。「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實現良知,知行合一。
這篇《王陽明家訓》又稱《示憲兒》三字詩,收錄在《王陽明全集·外集二·贛州詩》中。雖然僅僅96字,卻濃縮了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王陽明家規的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張「蒙以養正」,把勤讀書、早立志、學做人、做好人作為家規教育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