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主人公是誰?

成語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主人公是誰?

成語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主人公是誰?

成語大全

  冒天下之大不韙出處

《左傳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

冒天下之大不韙釋義

不韙.不是,錯誤。「犯五不韙」,可解釋為:犯有五項錯誤。「冒天下之大不韙」,就是指犯了天下最大的錯誤。

  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典故

春秋時代有許多諸侯國,其中鄭國和息國緊緊相鄰,它們與周室同宗,都姓姬。鄭國不算很大,但息國更小。

息國雖然是個很小的國家,但他的統治者卻不能與鄰國友好相處,特別是常常和比他強大的鄭國爭吵。公元前712年,息國又為了一些小事與鄭國衝突起來。

息君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馬上下令出兵,去攻打鄭國。

息國本身存在許多的弱點:一,不考慮出師正義不正義,二,不自量力,以小國入侵大國,三不與同姓兄弟國家和睦;四,不分是非曲直;五,看不到自己的過失。因而,在一開始就使自己處於不利地位。

息君雖然犯有這五項錯誤,卻仍然毫不醒悟。他不顧一切地指揮息軍前進,在邊境地帶與鄭軍激戰,遭到慘敗。

息君狼狽逃回,仍不甘心。後來息國終於被強大的

楚國所滅。後人在評論息國的這次軍事行動時說.息君犯「五不韙」而仍然一意孤行,招致失敗不是活該嗎!

相關內容: 成語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