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脛而走”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成語“不脛而走”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成語“不脛而走”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成語大全

如何解釋成語「不脛而走」?有什麼典故?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 不脛而走

【拼音】: bu jing er zǒu

【解釋】: 脛:小腿;走:跑。沒有腿卻能跑。比喻事物無需推行,就已迅速地傳播開去。

【成語故事】:

東漢末年,孔融的好友盛孝章住在江東,雖很有才華,但卻不被江東的霸主孫權所賞識。孔融便寫信給曹操,向他推薦盛孝章。信中說:如果你要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就必須廣泛招攬賢才。珠玉沒有脛也會來到人們手中,這是因為人們喜愛它。而賢才是有脛的,如果你尊重他們,他們便會來投奔。孔融的建議被曹操所採納。從此,曹操手下彙集了很多有才幹的人。這個成語比喻事情不用張揚,便會迅速傳播出去。

相關內容: 成語背後有什麼典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