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屈不撓”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成語“不屈不撓”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成語“不屈不撓”是什麼意思?背後有什麼典故?

成語大全

如何解釋成語「不屈不撓」?有什麼典故?下面本站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成語】: 不屈不撓

【拼音】: bu qū bu nao

【解釋】: 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成語故事】:

漢成帝建始三年秋天,長安城內流傳著大水將要進城的消息。大將軍王鳳見城內百姓爭相逃命,就勸成帝和太后及後宮嬪妃都躲到船上去。王鳳還建議讓官吏登上城樓避水。群臣都附和王鳳的意見,只有宰相王商反對。王商認為,大水不可能一日之間突然來到,必然是謠傳。不一會,長安城就安定下來。成帝派人查問,果然是謠傳。成帝當眾稱讚了王商,批評了王鳳。從此,王鳳對王商懷恨在心。

一次,王鳳的親家在當琅邪太守時失職,王商要懲處他。王鳳主動找王商說情。王商不徇私情,還是罷免了王鳳親家的官職。王鳳採取陰險手段,誣陷王商,成帝輕信王鳳的話,罷免了王商的宰相職務。《漢書》作者班固評論說:王商為人樸實,性格不屈不撓,但最後還是罷官。

成語不屈不撓比喻人的意志十分頑強,即使在困難或惡勢力面前,也不低頭、不屈服。

相關內容: 成語背後有什麼典故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十二生肖
起名大全
猜你喜歡
生日測試
性格命運
愛情配對
大家都在看

成語大全 © 2010-2024 十二生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