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鳴驚人的成語出處】
出自《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
釋義:鳴,鳥叫。一聲鳴叫使人震驚。意思是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一鳴驚人的歷史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角是戰國時齊國的國君——齊威王。這個齊威王呀,當上國君三年了,啥事也不幹,每天只是飲酒作樂。可大臣們誰也不敢去勸,擔心一句話勸不好,腦袋就會搬家。
這時一個叫淳於髡(kūn)的大臣站了出來,這個淳於髡是個身高不足四尺的小個子,但是他聰明善辯,曾多次代表齊國出使各國。他發揮自己會說隱語——也就是比喻的特長,找到齊威王說:「大王,為臣有一事不明,想請您指點:齊國有一隻大鳥,棲在王宮的庭院裡已經整整三年了。它既不飛又不叫,您可知道這是一隻什麼鳥?」
淳於髡夠聰明,齊威王也不是傻子,他一聽就明白了淳於髡這是在說他呢。他哈哈一樂,說:「這一隻大鳥嘛,它不飛則已,一飛就會衝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淳於髡接過他的話,笑著說:「還是大王英明。如今大臣們正等著大鳥一飛沖天,一鳴驚人呢。」這之後,齊威王勤於政事,懲貪官,除邊患,把齊國治理得好生興旺,連以前侵佔齊國土地的國家,都乖乖地把土地還了回來。齊威王這一「鳴」果然是真「驚人」呀。
現在人們就用「一鳴驚人」來比喻平時沒有特殊表現,可一幹就有驚人的業績。
相關內容: 成語 、